00年,5月初。這個月份的氣不冷不熱,湛藍的空上,幾朵白雲隨意漂浮著,如血的殘陽照印的那一邊一片通紅。
今是星期五,江南省江洲市潯陽區的第二中學的一聯排幾個籃球場上。學生們正在三三兩兩的玩著,最西邊的一個籃球場圍著一大群的學生。學生明顯分成兩邊,正在球場上揮汗如雨的是6個男生,正在打著對半場比賽。
一時間隻聽見鞋底跟地板摩擦的尖銳怪聲以及“刷”空心入網的投籃聲。”
“5個了,換人了,”場下正在磨拳擦掌的人組趕緊替換失敗的正走下場的個同學。
“奇來,我先回去了,你先打著吧”一個身高17左右。有著一雙黑漆漆眼睛身材偏精瘦的短發少年道。
“江夏,這麼早不多玩幾局?我們個組合這麼強。要不是我們讓著他們我們能下來。休息下繼續坐莊。”一個身材比較壯實的短寸頭男生邊往嘴裏灌礦泉水邊道。
“算了,想玩明下午來玩吧。反正你是住校。我回家去一趟。”17歲的江夏道。
“那好,明電話聯係。”
江夏是高二班學生,那個楊奇來即是他的同班同學,也是他的同寢室的上下鋪,還是他的最好的哥們和籃球場的最佳搭檔。隻是楊奇來家在十幾公裏外的農村,一般的周末都是住校的。
江夏走出學校,坐了幾站公交,走過幾百米人流洶湧的街道,就來到了父母開的店。
江夏的父母在潯陽區的最繁華的步行街旁的西邊三元巷子口開了一家吃店,早上賣賣早點,中午晚上炒粉,炒麵。
“夏回來了。你要吃什麼,等下叫你爸給你做。”一中年微胖婦女邊熟練收拾桌子邊,臉上依稀可以看出年輕時的俊俏輪廓。這是他的媽媽夏明珠。
店不大,寬4米不到,深也隻有6到7米。擺放著幾張四人桌,幾個客人正在吃著炒麵。裏邊隔開的一個廚房裏麵,一個中等身材的微胖中年男子正在裏麵叮叮鐺鐺的忙碌著,這個男子就是江大年。江夏的老爸。
“爸,給我炒個炒飯。”江夏道。
“好勒,兒子,又是周末了?”江大年看著個頭比自己還高點的江夏笑眯眯的道。
片刻後“夏,炒飯好了,給你燒了個西紅柿蛋湯。吃完了就回家去”江大年溫聲道。
江夏飯後穿過這條巷子,右邊的就是一大片的六七層的老式筒子樓。是以前地稅局的家屬樓。不過現在大都是一些務工人員的租住房了。
江夏的爸爸媽媽也是在這裏開店開了十多年了才買了這裏的一套老房子,離店近些總是要輕鬆點吧。
這種老實筒子樓連電梯都沒有,樓梯的鐵扶手都看不出來什麼顏色。不過這種九十年代初的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住宅樓夠結實。
江夏的家就在單元的0室,室一廳一廚一衛,不到80平方。江夏在唯一的姐姐出去工作之前隻能睡在客廳的沙發上。現在,以前姐姐的房間就是江夏的房間了。房間也不大,中間一張大大的床,進門右手邊是一組壁櫃。左手邊是有著一台電腦的一張電腦桌。電腦桌的旁邊就是一個的書櫃。江夏洗完澡後看了一會兒英語書,怎麼也看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