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決策,論戰匈奴(1 / 1)

“哈哈!哈!不愧是楚家戟的嫡係傳人,果然厲害,那犬子以後就全靠諸位提點了。”

談笑間,薛嶽當即就化解了一時不忿的氣氛大步向屋內走去,畢竟正事要緊:“各位,現今匈奴大軍壓境,還是先論退敵之計吧!”

“哈哈!伯父果然是身懷大義,不過吾已有退敵之計,隻待與各位斟酌一番,還好萬無一失。”明白薛嶽內心的擔憂後楚陽胸有成竹的回屋講道。

“好!好啊!快快坐下述來。”眼見楚陽已有了退敵之計,薛嶽臉上是不甚歡喜,內心更是堅定了方向。

望著一行人都齊身圍坐在大堂之內靜候著自己的樣子,楚陽一一從趙勇,薛禮、薛嶽的麵上挨個打量了一番後這才娓娓道來。

“匈奴,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的一個心腹大患,但自龍帝一統下以後,卻被征服麾下,後南征北戰,居功甚偉,更是有“草原悍騎”之稱,足見其戰力之強。”

“然,當下燕趙未平,宋晉獨立,我大風國又出此內亂,想來這匈奴也是來分一杯羹的。”

“不過,自下大亂,諸侯並起以來,匈奴已有數十年之久,並未南下,可見其還是心懷敬畏的。而如今卻無故南下,兵發我國,這顯然定是受了挑撥離間,故而我有以下三策,供諸位考慮一番,如何退敵。”

“什麼!要出兵了,看來又有仗打了,太好了。”一聽到楚陽有了退敵之策,薛禮第一時間就興奮了起來,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完全喜形於色。

“仁貴,休的放肆,還不等主公細細道來。”眼見自家這個兒子一副好戰的樣子,薛嶽也很無奈,畢竟知子莫若父,兒子生來就是這個樣子,他也沒有辦法,反正好戰總比怯戰好吧!

“是!父親,孩兒知錯了。”一聽到薛嶽厲聲暴喝的虎威,薛禮頓時就消停了下來,可見其畏意之深。

或許,這就是一物降一物,要這薛嶽最怕誰,恐怕除了他那寶貝女兒薛晴,就是王老子來了也不服吧!

“無妨!仁貴既然有此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那此次先鋒就非仁貴兄莫屬了。”看著這個與那個曆史名將頗為相似的虎將,楚陽也是愛惜的很哪,畢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好了,接下來就暫且聽我繼續道來。上策:收服這股外來的力量,以壯大我軍實力,為以後爭奪下多幾分助力。退而次之,中策:斷其糧草,迫使其退軍,極大部分的保留我軍有生的力量,為決戰左威軍徐澤做準備。最次之,三策:與匈奴為敵,斬盡殺絕,後退徐澤大軍,南北分立。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妙,妙啊!如此看來賢侄早就有萬全之策了,如若不然,如何能有此三策。”細思了一番楚陽的大局戰論後薛嶽略有所思的讚道。

聽到薛嶽如此推崇自己楚陽臉色一正頗為謙遜的道:“妙計不敢當,不過奇襲倒是有個辦法。”

“此計叫:三襲定關中!匈奴雖有三十萬人壓境卻未曾先行動兵,這顯然是在等候時機。我們與其堅守城池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今晚或許就是一個大好機會,我想他匈奴首領就是做夢也不會想到我們會來劫營,所以此戰能勝。”

“我命令!薛仁貴為先鋒將,於今夜午時劫營;得手後即刻退走,不得有誤。”

“待薛禮得手後,我想那匈奴定會加強戒備,而他們做夢也不會料到我軍會在次偷襲,所以等到黎明三刻後由趙勇在次率軍,馬踏敵營。”

“注意!此次劫營不為消滅其有生力量,而是為了誘敵出營,正所謂一鼓作氣,在而衰,三而竭。”

“待到他兵心疲憊時,就是我軍圍殺之際,以全盛之軍對疲憊之師,勝負已分,如此一來大局則定矣。”

徹底明白楚陽的戰略意圖後薛嶽也是大為讚賞,果然是將門虎子:“好啊!疲敵,誘敵,殲敵。環環相扣,緊密相接,簡直是衣無縫,讓人防不勝防哪!”

“嘿嘿!既然這樣那我就先去點兵備戰了。”有了準確的指示後薛禮當即就快步踏出了大堂,氣勢洶洶的駕馬向南而去了。

“唉!這子,就是按不住自己的性子,以後恐怕要生大禍啊!”眼見薛禮急匆匆快馬離去的身影,薛嶽不由的長歎了一聲,頗顯無奈。

“主公,莫將告退!”在薛禮離開之後不久,趙勇隨即起身拱手一拜後轉身退走,離開了大廳。。

眼下右衛軍近十萬人還未安置,而戰事將起,這都需要人來做,楚陽是不可能親力親為的,那就隻能勞煩趙勇辛苦一時,用來善後了。

——四章完。(壹破臥龍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