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到鹿回頭一遊,因為我早聞得它的魅力,決定動身啟程,不想枉那三生。正門踏入,沿著棧道層層階梯,依山而上,山體怪石嶙峋,用手撫摸,能感受得到特殊技藝賜予了山體的美感,感歎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植被群落,透過枝葉的陽光,九之外落下點點星辰,鳥語花香。我感覺不到城市大街的喧嘩,隻有一片自然。我錯過了什麼?一隻舞曲竟這樣悄無聲息的結束,她很滿意,蝴蝶輕輕地停在花從間憩。
我不再打擾這隻蝴蝶,沿路繼續前行,一塊名曰“一見鍾情“的深灰色石碑將我吸引,石碑刻字蒼勁有力,龍飛鳳舞,狂草勁走,此字乃是出自於張愛萍將軍手跡,我深深感歎:人生一世,最得意的追求莫過於“一見鍾情”。表達對浪漫三亞的山河的熱愛,表達心中的愛慕,一見鍾情,心有美感,日久生情。
登上鹿回頭嶺,站在鹿雕之下的感歎,太讚了。舉起相機,我心有不甘,連續對雕塑拍了好多張。“你知道這座雕塑的故事嗎?”我點點頭,看著回過頭的花鹿,它的故事頃刻之間帶著濤濤悅耳聲,娓娓而來。
千百年前,黎族青年勇士不斷奔跑,越過九十九座山的阻礙,他不願意放棄,在這濱海之巔搭箭拉弓,他猶豫了。為什麼?是什麼,讓他驚掉了手中的弓箭,是一隻花鹿,被他追尋的花鹿,驀然回首眼色清澈,花鹿化作一位少女,視若仙。讓勇士一見鍾情,心生愛慕,善良戰勝那驅使著他的惡念,與少女相守百年。
鹿回頭的傳羨煞世人,是美好的,讓我不禁吟起“仙鹿回頭春意濃,猝迷獵人不掛弓。一見鍾情結伴侶,神話姻緣耐尋蹤。”而鹿回頭嶺上的鹿雕就是這美麗傳最好的見證。
記得文學大師餘秋雨先生對“鹿回頭”做了這麼一個精辟的概述:“中國帝王麵南而坐,中國民居朝南而築……這種目光穿越群山、越過江湖……探詢著一種宏大的社會心理走向終點,一種延綿千年的爭鬥和向往的極限,而那頭美麗的鹿一回頭,就把這所有的目光都兜住了……。”
我苦苦思索,思索不出大師的筆下文學的內涵,絕而不凡的文筆,我這等凡夫俗子豈能思索透徹的麼?看著雕塑上的情人相互背對,時不時就竊竊私語,我在想,愛上一個人或許隻需要那一秒鍾。花鹿的那一回頭,閃現出一種人性的睿智,也閃現出一種對情愫、生命的渴望與愛戀,可謂令前來觀賞於它的文人墨客等回味無窮。
浪漫三亞,山水如此多嬌,清澈湛藍的海水和黛青色的山巒,將午後鹿回頭原生態的美與山下的鳳凰灣融為一體,構成一幅迷人的風景畫。遊覽至觀海亭,停下步伐。從亭台上,可以領略大海的優美豪情。亭台雖,它的位置恰有好處,前麵是海,後麵是山,依山傍海別具一格。放眼眺望,海麵水一色,有人給她增添一絲絲情愫。。
月老麵,你用一把把“連心鎖”鎖住每一位戀人的心,一根根紅線結契百年好合。微風吹過,無數條飄擺的許願帶給許願樹抹上一層桃紅的神秘色彩。我一直在想,傳中的黎族勇士和少女的愛情,莫不是月老的安排,一根紅線牽住了百年來的美妙的愛情!
夜色悄悄降臨,我仍舊不舍,再一次遠眺大海,山巒起伏,雲蒸霞蔚,夜色下的景色變得更加壯觀。就這樣結束的離開嗎?我不舍,因為有高山流水,有情,也有愛。鹿回頭的美、的情絕不隻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