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自從漢末太平道黃巾賊作亂、三國分立以來,華夏雖重新被西晉短暫統一,但所謂“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隨之而來的則是大動蕩、大分裂的混亂時期。

始作俑者張角以“蒼已死,黃當立,歲在甲子,下太平”創太平道起義,妖道橫世,危害蒼生。

相傳張角拾得上古女媧補遺落之石,此石五彩斑斕,張角加以妖術煉磨,以顏色分為五石:金剛石、木陽石、水靈石、火烈石、土陰石,謂之“五昧石”。張角又把玄女所授《平訣》要義分五部分別刻於五昧石上。

下流傳《平訣》記載著武功絕學,得石者得絕學,得絕學者而得下,從此武林紛爭不斷。

石幾經周轉落入上清派,上清派祖師魏華存以張角妖化太平道,妖化道教,將刻有危害人間的《平訣》五昧石分別封在兩儀陰陽劍和烈靈金剛盾中。

光陰荏苒,又過了幾十個春秋,世道在變,人心在變,魏華存死後那封存在劍、盾中的石又散落在華夏各地,五昧石重新成為武林爭奪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