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父母心思(1 / 2)

裘舉在堤鎮到處找事做可沒有著落,隻好在河邊跑碼頭,販些鮮魚在街上賣;早出晚歸也能賺到一些錢。

裘舉為了家裏放心,他又跟家裏去信了,這是裘舉托到堤鎮碰到他家隔壁的餘禾的哥哥餘達帶回來的,他告訴他要在堤鎮過一段時間,師傅有要事要辦馬上就要離開堤鎮,這事情蠻羅嗦;沒有師傅的推薦,看來自己學徒結業而不能從業了,隻好在堤鎮自己打拚。再自己也不是個愛坐著不動的人,做一個賬房先還要以老看老板臉色,自己也不想去幹那職業。言外之意結業後去找一家做生意的人家當管賬先生,可是自己實在不想搞,自己想要做個生意人。

這餘達正好到堤鎮有事遇到了在堤鎮的裘舉,所以成了裘舉的郵差。

上次家裏接到過裘舉的信,他父親看信後雖對兒子人生安全安心了,也知道兒子是跟師一起出去有事情才沒有去接他姐姐回門的。

這次兒子卻告訴自己不願幹賬房先生,要跑去學做生意很是氣憤;一想兒大不由爹,就由他去吧。

裘舉母親很惦念兒子,問餘達最近裘舉情況。

餘達告訴道:“大嬸子,過幾我就去堤鎮賣幹魚,如果有麼事傳給裘舉你們就做聲。”

裘舉娘感謝了餘達後又問道:“他現在怎麼啦,好好的不想幹了,誰要他去學做生意,錢是那好賺的呀。麻煩你告訴他一定把事情當事情做,不要朝三暮四。”還十分認真地囑咐道:“大侄子,你一定要把信帶到啊。”

餘達老實,也是個好青年,他很欣賞裘舉的為人,當然一口答應下把話傳到。不過他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嬸,如今幫別人做生意雖比打魚好,可那老板的臉麵難看還是難辦啊,那錢是更難賺錢啊。我看還是自己做生意的好,要想發必自己做生意,賺的錢都是自己的,這是我爹告訴我的。隻是我沒那份,可裘舉就不同了,他人很聰明又有膽量,還會處世交朋友,做生意他一定能發。”得裘舉媽由悲轉樂。

裘舉爹道:“理是這個理,他去為自己打工也好,搞點錢養家。反正他這大了,也得搞幾個錢自己成家了。指望我們,他幾時能接媳婦過門啊!”但又話鋒一轉,“我看他是個鬧事的種,要是有了錢不知鬧成麼樣子,還是收他的野性子。”他不談裘舉要自己做賬房先生的事情,心想這樣也好,起碼賺的錢實在。他內心裏就指望這個兒子給發家,兒子是個糊不上牆的泥巴,那是指望不上的。他知道妻子很看重隔壁的餘禾,很想她做裘家的媳婦。他覺得,至於媳婦還是裘舉自己去找好,再這餘禾姑娘也有點不靠譜,在外麵風聲四起,不過他不想給妻子潑冷水。

待餘達走後,裘舉娘聲對裘舉爹:“你看隔壁的餘達妹子餘禾,不知道她喜不喜歡我家裘舉呀,這姑娘俊俏,也能幹,又會體貼人,又是近鄰,要是那次成功了多好,兩家也都了解!不過聽餘禾在外麵跟個貨郎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