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潑注亂河川,霹靂聲聲景心膽!夜色之下,昆侖之巔,萬丈雷瀑如虛空生電,將整片昆侖山都籠罩在內,方圓百裏之間如同白晝,平時的鷹啼獸鳴俱都消失無蹤,甚至連山腳下的居民都緊閉房門,夜不掌燈,始祖山脈一時間竟如死地!
現代文明時期,昆侖山的這種異象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各大媒體的強勢關注,據傳期間曾有密宗不世出的高僧親自到訪,但最終臉色凝重,不發一語,注視片刻後緩緩離去,不久後,密宗傳人入世,據要渡人世間。
昆侖山腳更時有神秘來客徘徊,但反映各不相同,有人默然離去,有人心有不甘,靜靜等待,但各方心中知曉,世道要變了!
數日之間,穹裂痕依舊,萬頃雷漿如同泄洪般傾盆而下,昆侖如同一口深淵巨獸,來者不拒,將那源源不斷的雷漿盡數吞沒,形成千載難逢的異象,猶如傾!
山脈之巔,巨大的雷瀑之畔,認誰也沒有注意到,一道消瘦挺拔的身影靜靜佇立,身影衣衫襤褸,破爛不堪,隱隱顯露出線條勻稱的肌肉,雷漿暴動,不時有亂流擊中其體,每次遭遇雷擊,身影都鮮血淋漓,體表陣陣抽搐,劇烈的疼痛感充斥著全身每一寸血肉,肌肉的劇烈收縮讓他整個人猶如風中殘燭,不斷顫栗,但其蒼白的臉龐上,一雙黑眸卻熠熠生輝,充斥著無比的渴望和堅毅,似是毫不在意身體上的累累傷痕,眼神反而愈加明亮。
尤秦此時的狀態已經整整持續了七日,如果再這樣下去,連他自己都不確定是否還能活下去。
大世枯竭,原始能量凋零殆盡,要想觸原,唯有以身近道,明悟道的本質,方能由內而外破開身體桎梏,觸及道原!道唯有在地能量中方得體現,這三千雷瀑便是地大道最好的體現!
大道萬千,唯有觸原方才是人體追求大道的質的躍遷。身為曆代守山人之後,尤秦遠比世俗人知曉的更多,中華文明史的源頭久遠的嚇人,充滿了神秘感,即便守山一脈也隻傳承了一些皮毛,萬不足一,雖如今大世沒落,但還是有極少數如他一般的傳承活在世間。
此次雷漿降世,雖毫無征兆,但對於已經駐留在生靈境巔峰多年的尤秦來卻是早有預感!何為“生靈?”生靈並不是俗世中所的生物群,而是一種將自己的感知能力提升到一種極為恐怖的境界。在始祖山,守山一脈一直流傳著一篇神秘經文,名山經,雖隻有寥寥數千字,卻深奧晦澀,玄奇無比,常人能夠窺其一二便已是世間的人中龍鳳。
昆侖守山人,曆代傳承,卻鮮有人將其真正通透,即便是自己的爺爺一生投入其中,至今也不過處於生靈初期而已,可見其難度。尤秦父親更是對此道不屑一顧,堅持融入現代化都市,但不忍爺爺失落,故此常讓尤秦回到山中與老人相伴。
一來二去,山經早已在他幼的心中生根發芽,似是注定,尤秦在上麵頗有賦,研究數載,不僅身體得到極大的改善,自己對周圍的感知更是清晰了無數倍,更重要的是,自己竟然對冥冥中不可預測的事產生了一些感知,這讓他愈發重視這篇經文!
據爺爺,這篇經文乃是無價之物,非旁人教所能習得,而是要靠個人去感悟,讓自己最大化接近自然,以延續生機,據先輩流傳,古時將這種術分為破障、生靈、觸原以及六禁等境界,而尤秦早在十一歲那年便已達到生靈境的極限,距離那神秘的觸原境界隻有一步之遙,但那一層障礙仿若塹,三年過去了,竟一直原地踏步,無法捕捉那種突破的契機,即便如此,也已經被爺爺稱讚為賦驚世,足以笑傲曆代先輩了,要知道他精研一生,也不過初步踏入生靈這一境界而已!
破障、生靈以及那傳聞中的觸原境,都隻存在於曆代先輩的口語之中,至於那更為虛無縹緲的六禁境界,即便是曆代守山人也無一人能夠達到,據聞到了那種境界,已經成為了地的寵兒,一念間便可在萬裏之外。
那等境界已經超出了人的範疇,並不是現在的尤秦可以揣測。
本次昆侖異變,在昆侖山待了一輩子的爺爺尤明早就有所感知,尤秦更是早已感受到了地之間一絲微妙的變化,時而心神不寧,似有不可測的事情發生,直到七日前,蒼穹突然炸裂,狂暴的雷漿瀑布將昆侖山頂洞穿出一個巨大深淵,深淵幽邃,不知通向何處,也就是在雷漿瀑布出現的那一刻,三年未曾有一絲波動的身體,竟在此刻產生了極為渴望的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