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講,富不過三代,窮不出五服。每當想起這話,付鑫便常常糾結。這個五服是連自己這一輩兒算呢?還是不算自己這一輩兒。要算的話,自己剛好就是第五輩,那也應該發達了。可要不算自己這一輩,那還要等自己的兒子才能結束這種窮人的生活。
……
在學校裏,有錢有權家的孩子是一夥的,窮人家的孩子是另外一夥的。當沒有別的班級來打架的時候,這兩夥人就是生的不一樣。雖然還沒有到階級那個層麵,但無形的接觸中,平時的談話中,窮人家的孩子就好像比富人家的孩子低人一等。
打掃衛生,抄作業,遞抄,沒有什麼事是錢解決不了的。同樣是學習不好的兩個人,自己在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的時候隻能選擇技校或當兵,而富人家的孩子,就可以出國繼續學習,並且可以不管成績好壞。
所以在付鑫的世界觀裏,這個社會,隻有有錢人,才是可以自信的。隻有有錢人,才是可以大聲話的。
這種不自信的世界觀,在部隊裏,付鑫有了很大的改變,原來人真的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自身。
這部隊的環境裏,人們可以暫時的放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用去考慮出身,不用考慮家庭,隻要你夠努力,能吃苦,就能得到班長連長的青睞。
可是這種公平,也隻能在基層連隊存在。吃不了苦的孩子,會被調到機關,去做通迅員,去做領導的司機。不用出早操,不用體能訓練,流淚流汗這種事情,也隻是在新兵連的時候體驗一下了。
所以付鑫很努力。
付鑫是015年入伍,因為是北方人,所在是在南方某地服役。陸軍,下連隊的時候因為訓練努力,做事細心,被分到了某工兵連。平時訓練最多的就是布防排雷。
在第一年新兵的時候付鑫便大放異彩,在掃雷排雷的科目上展現出來驚人的賦,連續兩年拿了連裏的第一,並且積極開始備戰三年一度的軍區大比。連長指導員都找付鑫談過話,讓付鑫努力訓練,不要有負擔,隻要能在軍區大比上拿上前三名,那付鑫提幹的那就是鐵上釘釘子,保險的事,明年轉一級士官,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並且之後就連師長都親自看過付鑫的掃雷排雷,在事後還,有些人就是有賦的,而付鑫就是他這些年來少見的,能在掃雷排雷上有賦的人。並且還隻要付鑫肯努力,肯學習,成為一代兵王也是有可能的。
得到從上到下的肯定後,付鑫真的覺得自己人生的命運要就此改變了。
從軍改以後,軍人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種提升不光是工資待遇,還有社會認同。在國家的倡導下,軍人這個職業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並接受。如果能成為一個軍官,那人生就此改變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軍隊裏的競爭是外界難以想象的。每三年進一次階,一次一顆星。當你不如別人的時候,那軍隊就沒有你的位置了。軍隊需要新鮮血液,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沒有本事的人是留不在軍隊裏的。
付鑫知道自己的家庭出身,從卑微的他想也沒想到自己在掃雷排雷上有著走出常人的敏銳。同樣一段路,布下的雷是相同的,全連就沒有一個人能和自己相比,包括老兵。他不感每次都能全部找出,但能被他漏掉的,真的是少之又少。而被他漏掉的,也是他不了解,沒見過的。這也和他的知識層麵有關,隻有高中畢業並且學習成績不好的他,在某些方麵真的有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