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治理申縣(1 / 1)

巫臣出任申公,帶領族人趕赴申縣。令尹成嘉正愁群舒的俘虜無處安置,巫臣連同商密抓捕的幾百盜賊一同帶入申縣。在成嘉和鬥越椒眼中的大麻煩,卻被巫臣當成了寶貝。想要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組建新軍,人口是一個大問題。除了申縣可以征召入伍的青壯,引進外來人口無疑是最高明的舉措。畢竟隻有短短幾年時間,鼓勵生育肯定來不及。

巫臣滿臉笑容的帶著幾萬俘虜出發了,在若敖氏的眼中,這個人一定是瘋了。申縣在前任申公鬥克的治理下,本來十分富庶的楚國大縣變得破敗不堪。幸運的是,申縣的百姓又迎來一位精明強幹的縣公。盡管他們現在還不知情,隻是麵無表情的站在田壟旁觀望。巫臣與叔父屈蕩隻帶了兩千騎兵,軍中並無戰車。這大大降低了鬥越椒等人的戒備之心,他甚至開始支持巫臣去申縣赴任。

不過巫臣抽調了楚國技藝最高超的工匠,箭術最好的將軍。曾經跟著巫臣打造新戰車的工尹,也都願意跟隨巫臣趕往申縣。一大批表麵上默默無聞,而實際卻是軍中脊梁的人才都自願追隨巫臣。司馬鬥越椒對此卻毫無察覺,正如屈原的名句,“饞人高張,賢士無名。”這麼簡單的道理,總是有太多人看不清楚。那些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軍將自然留在軍中,當然他們也深得鬥越椒的喜歡。

幾萬人的遷移和安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巫臣身先士卒,與民同食。一邊用熟練的群舒土語與族中長老攀談,一邊與他們一同趕路。走了幾個時辰,終於到了放飯時間,巫臣叫權歸傳令,“從前頭部隊停下來休息一刻鍾。”大家在一條清澈的溪旁停了下來。夥夫開始埋鍋造飯,但糧食有限,每人最多隻夠分一碗。

巫臣在河邊蹲下來,把劍扔在地上。雙手捧起河水喝了幾口,又用河水洗了把臉。權歸端過來一碗粥,巫臣接過來幾口就喝完了。巫臣把空碗遞給權歸:“前麵情況怎麼樣?”屈蕩在前麵領著部隊帶路。

“一切都好,都很老實。”權歸回答。

“那就好。”巫臣回頭看看後麵那幾個刺頭,那幾個人也在盯著他。

權歸有點心疼巫臣,徒步走了這麼遠的路,又不吃東西。那怎麼行,權歸心裏尋思著。於是權歸又去偷偷打了一碗粥,跑到河邊遞給巫臣。

“再喝一碗吧!”權歸從身後叫住巫臣。

“什麼意思?”巫臣正在看向河對岸,猛回頭被權歸嚇了一跳。

“你不想活了是不是?”巫臣氣的拾起劍,搭在權歸的肩上。旁邊的兵士跑過來勸阻,舒國俘虜都看了過來。

“你敢違抗軍令?你這叫什麼,你這是投機取巧,損人利己,占便宜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一人一碗還有人沒有飯吃,你懂不懂?”巫臣嚴厲的斥責。權歸從未見子靈如此生氣,不過他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權歸嚇的手都抖了起來。

“你把它倒回去,押起來,軍法處置。”巫臣絲毫不留情麵。若是這碗粥喝下去,勢必會引起俘虜暴亂,到時候保不齊連命都得搭進去。

“依據軍法,當處以四十軍棍。”軍中主管刑法的軍官上報。

“打。”巫臣也沒有辦法。俘虜觀望權歸被打了四十軍棍,幾個不老實的舒國人隻得低頭散開,再不敢生事。舒國幾個長老紛紛稱讚巫臣秉公執法。事畢,大軍繼續趕路。

“我們這是要去哪裏?”一個宗國的老族長靠近巫臣問。

“我們去申縣,我楚國最富庶的縣邑。”

“早就聽申縣早已大不如從前。”一個年輕的族人冷笑道。

“有這麼精幹的縣公,我看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楚國第一縣。”族長辯解。

到了晚上,巫臣去權歸的帳篷中探望。

“還疼嗎?”巫臣關切的問。

“疼。”權歸看見巫臣有些激動。

“我也是沒辦法,你不會怪我吧?”

“是我不對!”權歸。。

“你沒什麼不對,你為楚國立了一個大功,好好養傷!”巫臣誇獎道。

巫臣將俘虜分開安置,並以勞動所得嘉獎給他們部分土地耕作。申縣的百姓變得十分積極,巫臣親自帶領家去田間耕作。百姓見了都深受鼓舞,生產積極性高漲,申縣當年就迎來大豐收。楚國南方各縣的糧食易生蟲,不宜儲存。申縣冬季相對寒冷,故而冬眠的害蟲與蟲卵幾乎都被凍死。所以申縣得獨厚,糧食裏從來沒有蟲害。巫臣上書楚王,建議將南方糧食運到北方儲存,在申縣建一個糧倉,卻被鬥越椒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