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遷看來,這樣的結果應該是最好的,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畢竟,他不能把大晉王朝交給一個被世家門閥控製的皇子。
那對整個大晉王朝和司馬世家來說,將是一個史詩級的災難。
但是對於其他人,可就不這麼想了,尤其是大皇子和西門世家之人,以及朝堂之上的一些人。
司馬昭早已經把太子之位看成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更是為此處心積慮,不惜多次暗殺司馬君。
如今突然夢碎,這種無比巨大的反差讓他難以接受。
封他為兗州王,那又如何?
他想要的,是那九五至尊之位,堂堂的大晉王朝的皇位,而不是一個區區的兗州王。
更何況,司馬君當上了皇帝,能放過他麼?答案是否定的。
此外,西門世家亦是如此,他們在司馬昭身上投入了太多,如今將他封為兗州王,卻是將他們逼上了絕路。
兗州,可是西門世家的大本營,即便西門世家身為司馬昭的母係世家,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人。
兗州,隻能是西門世家的。
此外,還有各大朝堂之上的眾臣們,他們早已經把自己壓到了司馬昭的身上。
畢竟,從當時的條件來看,司馬昭的呼聲是最高的,也是勝算最大的。
這世間,終歸是錦上添花的人多一些,雪中送炭的人少的可憐。
因此,將籌碼壓到司馬昭身上,是當時的大勢所趨,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可是未來之所以稱呼未來,就是因為他的撲朔迷離和不可捉摸,沒有辦法預測。
沒有人可以肯定未來的曆史走向,哪怕你為此機關算盡,留下了足夠多的準備。
遙想千年之前,昔日的大秦帝國是多麼的強盛,橫掃六國,無一敵手。
北築長城,將匈奴阻於塞外,飽受極寒之苦。收天下兵戈,融成鐵水,鑄十二尊金人,以示國威。
更有百年雄師坐鎮天下,鎮壓九州,麾下名將無數,謀臣萬千,是當時天下第一大國。
可是即便如此,卻也阻擋不了曆史的大勢,強大到如此地步的秦國,卻在短短二世便亡了。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當眾人覺得自己能夠掌控未來之時,最終卻發現,自己最終還是失敗了。
就像哪些選擇司馬昭的大臣們一般,現實總是那麼的無情,給了他們一計耳光。
他們的選擇是錯的。
當然,也沒有那麼絕對,畢竟,司馬君現在隻是太子,他們還沒有徹底的輸。
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時間過的越久,司馬君的勢力就會越大。
而早投靠他們的人,未必不會反水,去投靠司馬君。
畢竟,整個大晉王朝那麼大,司馬君登基以後不可能把所有投靠司馬昭的人都殺光。
但是,沒有人想承認自己是錯的,即便是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當天夜晚,月黑風高,群星暗淡,整個夜晚漆黑如墨,伸手不見五指。
一隊黑衣人,身穿緊身衣服,從皇城之外,翻牆而入,這些人仿佛對皇宮了如指掌。
輕飄飄的就躲過了一隊隊的巡邏士兵,甚至連暗哨所在之處,亦是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