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傻到心甘情願為他人培養一支軍隊的。
這些士兵培養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忠誠,因此對於黃謙來,想到搶奪其他世家的私軍根本不切實際。
因此,黃謙隻能另想他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思索,黃謙將目光放到了武威的城防軍身上。
城防軍多是由普通士兵組成,因此培養成本並不高,而且,城防軍隻是負責城防檢查等普通工作。
雖然是城防軍,到了戰時有作戰的責任,但是大晉依靠玉門關的險峻,很少遭到胡人深入內地的攻擊,久而久之,城防軍的戰鬥能力也越來越差,僅比普通人強上一些。
這種程度的士兵想要多少都可以隨時招募,忠誠度更是和各世家的私軍相差甚遠,因此並沒有受到各大世家的青睞。
也正因為此,黃謙才將目光放在了城防軍的身上,希望借助城防軍,組建一支屬於城主府自己的強大軍隊。
開展的初期進展極為順利,各大世家對於城防軍的關注度並不高,在一番周旋和利益的互換下,黃謙順利的拿到了城防軍的控製權。
之後黃謙便開始借助城主府的資源對城防軍進行訓練,但是這時黃謙才發現,城防軍多是一些老油條子和資質不高之人,沒有太大的培養價值。
於是,黃謙便開始逐漸淘汰原有的城防軍士兵,同時準備重新招募一批年紀的,資質高的新的士兵,進行重新訓練培養。
而這時,其他世家對城防軍的關注度開始升高,他們自然不樂意城防軍組建起來,但是城防軍的控製權又已經在黃謙的手中。
因此各大世家便想出了一個辦法,便將各大世家中那些沒有培養價值的子弟送進城防軍。
這些送進城防軍的子弟多是一些資質低的家族子弟,若僅僅如此還好,就當多養一些人就是了,但是偏偏這些人還有著一些公子病。
在外麵橫行霸道久了,怎麼可能安心訓練,每日忍受風吹日曬的煎熬。
對於這些人黃謙還不能拒絕接收,更是打不得罵不得,因為這些子弟後麵都站著宗師境界的修士。
因此,黃謙迫不得已,隻得將城防軍分為左右兩營,左營依舊按照他的計劃組建新軍,右營則是那些世家子弟們的地方。
如此,才有了今這一幕,一方紀律嚴明,一方慵懶無序。
可惜即便如此,那黃謙城主即便是如此的退步,亦是有些人不得安生。
畢竟,黃城主的發展太快了,已經觸及了一些人的蛋糕,若是讓他發展下去,武威城早晚有一換新的主人。
因此,才有了後來黃謙城主神秘失蹤,怕是早已被害,這件事情,怕是和三大世家都脫不了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