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真不是文曲星(1 / 2)

馬夫駕駛馬車到了考核院門口,馬夫扭頭道:“公子,童生考核院到了。”

楊誌拿起包裹下了馬車,給了馬夫幾個銅板,隨即向考核園一眼望去,門口有兩個麵癱士兵在哪裏搜查考生包裹,周圍送考生來臨連綿不絕,周圍互相認識之人在哪裏議論紛紛。

楊誌心懷妙玉的期待向院門走去,剛到院門口一個士兵伸手攔住楊誌,淡淡道:“出示文書。”

楊誌聞言背背後拿過包裹,從中拿出文書遞給一個士兵,又把包裹遞給另一個士兵。

右側士兵接過書包裹檢查,包裹內有毛筆、硯台等簡單之物,士兵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楊誌,隨後把包裹遞給楊誌。

士兵又翻了翻他的衣褲,查看其內是否有抄,士兵檢查完畢滿意點頭,提醒道:“書生,我看到你窮的工具都不全,想必才學有限,見到你如此有禮貌,我就好心勸告你一句,每次考核都有三位考官視察,你最好不要作弊,否者後果你們也知道,就是三年不再有入考資格。”

楊誌聞言拱手一禮道:“謝謝這位大哥提醒,生定銘記於心。”

士兵見楊誌依舊如此有禮貌,笑著把包裹和文書遞還於他。

楊誌入考核院正門之後,入眼是院落中一座假山,前左右三個巨大房間,房間內布滿考桌,房間正前方都有一考官桌椅。

楊誌稍稍抬頭,就見近處的空白雲漂浮,晴萬裏,隨後根據文書找到自己的座位。

等三百名考生全都進入考核院院後,三位考官一起走進院內,士兵衙役封閉書院大門,走在最前麵是萬年縣縣令、其後二位則是朝廷派來考核官,一共三位縣試考官,長安城縣城童生考核皆是如此,至於長安城以外縣城童生考核並沒有如此之多考核官。

楊誌麵前就一張桌子,考桌上有個瓷碗盛著清水方便考生洗筆,除此之外也就楊誌盤坐的坐墊了,桌麵除一碗清水再無別物。

考官緩緩出現在考房內,隨後幾個衙役抱著宣紙挨個發放,一個衙役來到楊誌麵前把宣紙遞給了他。

楊誌連忙用雙手接過試卷,禮貌道:“謝謝。”

那衙役點頭示意,仔細打量了一眼楊誌,繼續給下一個考生發卷。

楊誌把試卷放在桌子坐下,深呼吸一口氣,看著人生第一次麵對的考核試卷,眼中自信之色盡顯。

楊誌用了幾分鍾大致把考題看完,心中對考題有了大概,臉上喜色難以掩飾。

試卷三張是考論語十則,其中注釋必考,看似簡單,但答案必須是引用經典中語錄,不能用自己的話回答,也就是白話,否則就不是尊先聖。

楊誌心中對答案有了腹稿,從包裹中把毛筆墨硯拿到桌子上,還有一塊石條。

別人使用上好玉石和雕刻花紋木條鎮紙,唯獨他是用來壓紙的物品獨一無二,他的鎮紙是一塊石條,這石條是丁妙玉從門前撿來的石頭,然後精心打磨成兩指寬、筷子長的石條。

楊誌也是有傲骨之人,每次用石條鎮紙都有些不好意思,自認為這是丟麵子之事,但楊誌對這石條從未有嫌棄之意,這簡陋的石條是丁妙玉白刺繡,晚上才有時間熬夜精心打磨兩才完成的,這不僅是鎮紙之物,更是她的心意。

楊誌搖頭不在多想,拿過第一張試卷在桌麵鋪好,用石條鎮在試卷上端,隨即就把清水倒入硯台中,手中墨錠緩慢研磨,目光卻盯著試卷第一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楊誌引用: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楊誌引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楊誌引用: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

不知多時,楊誌答完三張試題放下毛筆,揉了揉酸疼的手腕,仔細檢查了一遍,字跡工整,卷麵沒有一個汙點和錯別字,全部的試題根據腦中記憶全部答對。

楊誌剛看向前麵監考官,銅鑼之聲連響了三次,幾個衙役快速上前收取試卷,考場立刻傳來喧鬧聲和抱怨聲,顯然許多考生都沒有答完試卷,都覺得考試時間太短了。

衙役收取走楊誌桌麵三張試卷,隨後把詩詞三張試卷放在楊誌桌麵上。

楊誌鋪好試卷,仔細審題,詩詞題目除了填寫已有詩句後續詩句,還有對詩句的理解與出處。

至於居題做詩沒有太多要求,隻要押韻扣題,五言、七言、絕句皆可。

楊誌快速抄寫完詩句填寫,這才看向書寫詩句,主題也常見,是在民和邊疆其中選其一做詩。

楊誌想了片刻,決定寫一首邊塞詩,因寫民的詩句就算出眾,也不一定能得到縣令的關注,因為許多官員都是世家之人,心懷邊疆戰事,往往對民生不太了解,他們對於民之事隻會從書中字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