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書香門弟,繼香火(1 / 1)

1481年也就是成化十七年十歲的王守仁便跟著王倫。離開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為他們這次祖墳冒了青煙。王守仁的父親王華進京參加殿試位居榜首,下皆知。

王倫獲知消息後,非常高興,這是王氏家族遷往浙東後的第一個狀元受父親王倫的影響,王華不僅飽讀詩書才華橫溢,而且為人正直,極富同情心。王華的光芒,也對王守仁的成長產生了一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在尚未出過遠門的王守仁看來,這簡直是個大的喜訊,得到消息後,他就日日盼望著早日啟程,兒子是遠遊,王守仁的聰明才智便鋒芒乍現。

一日王倫一行人到達鎮江西郊的金山寺,這就是傳中清白二蛇和法海苦鬥的地方。金山寺。香火極旺,人來人往,站在金山寺向遠望去。風景極為壯麗。無數遊客在此作詩有遊客邀請王倫作詩來助興,正當王倫思考之時,卻聽王守仁道:

金山一點大如拳,

打破維揚水底。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簫吹徹洞龍眠。

大家頗為意外地看著王守仁,眾人齊聲讚道,好詩。一位遊客要考考他,希望他以上的明月和遠處的群山中。作詩一首。王倫聽後怕為難了守仁,連忙一孩子年紀,推遲著,但王守仁稍作思索,便吟誦道:

山近月遠覺月,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於,

還見山月更闊。

每次看到這的時候。我都會感到羞恥,像我這種,卻連《三字經》都背不完了。

好一個人眼大於,年紀便能做出這般打油詩句是相當不凡的,頓時喝彩聲四起,大家紛紛向往輪到何道友如此聰明伶俐的孫子。

王倫笑的十分開心,就這樣朱孫二人一路遊山玩水好不自在,當船到達通縣後就乘車來到了京城王守仁甚是好奇,一踏入京城就迫不及待地四處張望。寬闊的街道,宏偉的城樓讓他驚喜不已。(劉姥姥進大觀園。)

久候多時的王華。和王倫寒暄了幾句後便著手安排王守仁的生活。在王華心中、自己是個狀元,兒子要考不上進士,也丟不起這人。於是他決定親自。調教兒子的學業。由於王華長年在外,兒子王守仁受祖父的影響,雖然王倫教育子女十分嚴格,但對這個孫子卻有些溺愛。

王華安排他去附近的私塾讀書,十歲的王守仁開始讀了四書五經,他領悟的很快,能舉一反三及聰明的程度也讓老師們。感到驚訝,可是不久後。老師們就發現了不好的苗頭,據老師們向王狀元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生,不在教室裏坐著,卻喜歡舞刀弄槍。讀兵書還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老師們把王守仁寫的打油詩給了王華。王華看後因為生氣。並嚴厲地訓斥了王守仁。王倫卻認為,孫子。愛玩一些也不是什麼壞事,隻是孩童的性使然,不需要過分縛約,王倫覺得正是孩子聰明才會寫出這樣的打油詩。王守仁靠著祖父,沒有受到多大的懲罰,他更是為所欲為,讓王華想不到的是,兩年後,王守仁竟然獨自走出居庸關。

又一更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