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八點三十分,辦公樓裏一片安靜。
除了一樓的保衛科4時有人值班之外,五樓的大會議室,燈火通明,燈全打開了。
楊振心事重重的坐在一把椅子上,望著麵前超過兩百平的會議室裏,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上的文件,呆呆的發愣。
蘇廠長走了,幾乎塌了一半,一切都變了。
就在昨,這座辦公樓裏,楊振還手持兩把鑰匙。一把是蘇廠長辦公室的,另一把就是這裏的。
作為蘇廠長的廠長內勤,自然有廠長辦公室的,楊振之所以有這裏的鑰匙,是蘇廠長交給他在做一件事情。
新生產線的設備安裝已經進入中後期,需要招收一批新職工。
往年招工,招的人,數量也不多,一般都是老職工的親屬,或者是家屬院的子弟。
現在,新生產線需要大批的勞動力補充進來,除了按照慣例,招收一批職工親屬之外,廠裏領導一致通過,再招收八十名新職工進來。
水泥廠遠離市區,環境糟糕,想招高學曆的大學生中專生,頗有難度,不過,可以退而求其次,麵向社會招收一批高中生。
在水泥廠,普通是初中生比較多,這次招生,也算是給水泥廠引進“人才”了。
在95年,高中生的學曆,盡管算不上什麼學曆,在社會上混,實在也沒有任何優勢,那時候,還沒有無所不能的人才市場,自己找工作的年代還沒有到來。
所以,那些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生,有的在家務農,有的直接成了待業青年,死等著哪個單位有招人的機會。
如此一來,水泥廠麵向社會招收五十名高中生,就成了當時最大的新聞,每,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湧進水泥廠的大門。
蘇廠長作為直接負責人,自然不會直接來做,所以這件事情,就落在了楊振頭上。
蘇廠長把這件事交給楊振做,還有例外一層好意。
就好像,古時候的學子們赴京趕考,負責科考的官員,就是這一批學子的老師,這批學子,會成為他們的門生,如此回來,便是師徒關係,也就是,是自己人。
楊振負責,就等於,這五十名高中生,將會是楊振的人,很明顯,這是蘇廠長在為楊振鋪路。
在基層生產線一線,初中生在大多數,能夠注入這樣一批力量,可想而知,在不久的將來,這批人注定將成為生產一線的中堅力量。
原本,這次招生,正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誰知道,半路上殺出來這麼一件破事,蘇廠長一走,頭上那把大傘徹底消失了,以後在麒麟水泥廠的一切,包括蘇廠長臨走時候的囑托,都要自己獨自麵對。
這份工作,恐怕,也很難保住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楊振這個廠長內勤,鑰匙已經上交,已經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大會議室的鑰匙,估計也難保了。
這批人,廠裏的人,誰不想抓在自己手裏,蘇廠長在的時候,自然其他人無話可,現在,蘇廠長走了,早就眼饞這批新人的家夥們,還不一個個都跳出來,不把楊振撕碎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