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宇宙浩渺如煙,其中世界星羅棋布,旋起旋滅,恒古如此。

洪荒世界自開辟地已曆十數萬會元。鴻蒙未分之時,地精華元炁化而為三,是為玉清元始尊、上清靈寶尊、太清道德尊,其為道之祖,後人尊稱祖師。而後又數萬會元,清虛至真之氣投胎聖德仁厚之身,陰陽混合,托孕成胎。此子曆經一千七百五十劫,終成大業,是為玉皇大帝。玉帝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掌管宇宙萬物興隆衰敗、吉凶福禍。得元始尊秘受赤字玉文,主承三清之法旨。金闕四禦為輔,北極四聖左護。上地下一切恭敬,眾神真至聖之師。

一日,玉清境內,三位祖師坐而論道。隻聽原始尊歎道:“此世間承平已久,眾門人弟子未經曆練,劫數不足,心思多變,養尊處優。長此以往如何得道?”靈寶尊接著道“吾已盡遣門人弟子投身入魔以塞其道,增加曆練。眾大羅至聖分身下界化為人劫。然此等手段畢竟不得長久。”“吾近日遊曆外域,見一新生之界。此界開不足十數會元,道不存,大道不顯,百族爭霸。大眾疾苦。以吾之見,可譴門人子弟入此世曆練。”道德尊等靈寶尊言罷緩緩而語。靈寶尊欣喜道:“果有此事?如此乃吾界之幸,可召昊商議此事”“善”元始尊罷乃召童子進前命其持法旨去太微玉清宮請玉帝來此商議此事。

童子走後元始尊望著二位尊道:“吾道門自開至今已有十萬會元之數。此界方圓皆尊道德。而今又有新界,不知此界地方圓幾何,下轄幾?”道德尊接著言道“吾觀那界新開地,周身不下吾等身居之界,大千之界數萬。而胎膜尚且完整,憑吾等之力不足以破之。僅可一凡人之魂入內而不驚動那界之地。但那界之人不修己身,不知道德,持強淩弱,掠奪眾生,爭搶靈機。恐那界日益衰敗。”“既如此,可叫它淩界,吾等傳播道德,教化眾生,也算為那地立下功德。”靈寶尊微微皺眉道。原始尊稍點頭應道:“可,吾等將封神榜賜下,眾神仙弟子可分一縷分魂入內。遣有緣人帶往彼界。而後投胎轉世,可瞞過海。”正著,童兒近前來稟報玉帝到來。

門外一人安步當車,從容而來。隻見那人身高九尺,麵冠如玉,星眉劍目,不怒而威,衣袖飄飄。走進前來對三位尊鞠禮道:“見過三位祖師,祖師聖安”。三位尊起身執半禮回:“見過陛下”以示對三界主宰之尊敬。而後元始尊請玉帝對席而坐道“今日請陛下前來是吾三人有關乎吾道門氣運、後生前途之事與陛下相商。”玉帝微微欠身道“既然關乎我道門氣運,請祖師吩咐。”“近日太清道友於域外發現一新開之界,請陛下遣庭眾神及三界眾妖魔仙佛降臨那淩界。教化眾生,弘揚道德,光大道門”原始尊著將一物賜下“此封神榜可容眾神仙分魂投胎轉世隱瞞機之用”。玉帝起身接過那物“尊法旨”。而後四位尊者又言語一番。元始尊一揮手對著玉帝:“汝可自去”。“弟子告退!”玉帝言罷施一禮緩緩退出宮外。隨即身形消失不見。玉帝走後不久仙宮也逐漸於眼前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