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武極其神秘,無人知曉他們的行蹤,傳他們居於昆侖山頂。
仙武又無處不在,自邪祟降臨世間起,他們便守護世間,守護世人們。
比起飛禽走獸,虎豹豺狼,人類便顯得弱不堪了,可萬物皆靈,何況為人?
一代代先人為了躲避猛獸,圖求生存,苦苦追尋修仙道路,終於參透了地造化,以凡人之身,執掌地之神威,大能者可撼動地,駕馭雷霆萬鈞。
更有一些道法登峰造極的修仙者們,千百年而不死,令人驚歎。
神州大地,曠闊無垠,無物不有,第一代遠古仙武們選定了在東方邊荒之地的一座山上開宗立派。
傳那日數位仙神境的遠古仙武們沿繁榮昌盛的中原大地一路向東,欲尋找聚地靈氣,吸衝龍脈之地。
可向東遠行千裏不得見,欲返回舊址時,眼前一亮,但見遠處一山,巍峨高聳,峰巒起伏,綿延數十裏不絕,景色雄起險峻,瀑布倒懸,神禽靈獸多棲於山峰之上。
遠古仙武有感而發,遂為此山取名為----“昆侖山”,選靈氣極為充沛,龍頭所在處昆侖山頂為道門所在,取名為昆侖墟。
仙武一脈相傳少要有萬餘年,鼎盛時期,門下子弟有萬餘眾,高手如雲,機境的一代弟子也有百餘人,占據昆侖山九地十三關。
太古時期,魔皇蒼穹為禍世間,太古仙武們挺身而出,以無窮術法封印了蒼穹,留下六件太古信物,是為後輩鎮壓蒼穹所造。
這次太古封魔大戰,仙武一脈損失慘重,無數仙術失傳,無數機乃至仙聖,仙神境的才戰死沙場,自此仙武走向衰落,經過千年的漫長歲月,也算恢複了元氣,慢慢有了氣色。
隻是仙武萬萬沒有想到太古封印弱化,蒼穹又跑了出來,帶領魔族在這中原大地征伐殺戮,下人口十不存三。
六位上古仙武持太古信物以自身精血,犧牲自我的代價,強化太古封印,阻止了蒼穹複蘇。
當今之世,與仙武門齊名的有“正一道”、“藏地劍閣”和“達摩院”這四派實力雄厚,但還是屬仙武門曆史悠久,道基深厚,四派當中隱隱以仙武門為尊。
悠悠千載,封印逐漸弱化,魔域魔王旱擎蠢蠢欲動,一場搶奪太古信物的戰爭即將吹響。
“因太古信物誅仙劍守護者無長老無極壽終仙逝,故而今日在太極廣場上,重新選定信物守護者與新任長老。”
昆侖山頂昆侖墟太極廣場之上,一老者莊重而沉穩的著,兩護法護佑左右,皆披金甲。
但見老者神采奕奕,雷火衣袍龍虎軀,束紫冠紮銀帶,眉分八字,煞氣內斂,眼神中堅毅而玄奧。
他便是仙武統帥太古信物東皇鍾守護者鴻蒙,仙聖仙武,雷火雙係靈根,年逾兩甲子,看透萬物,一身修為深不可測。
且太極廣場之上,四下裏旗幡飄揚,簇擺刀槍劍戟,八麵列陣,人人虎體,個個彪形。但見:
威威廣場人肅立,北麵一彪人,著青衣列青龍陣,盡插赤焰紅旗,為首一人,正值而立之年,龍鱗帶束紫金冠,狻猊甲露虎豹軀,此乃焚堂堂主焱戰。
南麵一彪人,著白衣列白虎陣,盡插耀金黃旗,為首一人,身長一丈,豹頭環眼,圓睜二目,獅蠻帶束金冠,黑金戰甲逞英豪,此乃地坤堂堂主重吾。
東麵一彪人,著紅衣列朱雀陣,遍插混元白旗,為首一人,蛾眉下丹鳳眼,腰如柳,臉似蓮,鳳翅翡翠甲,此乃混玄堂堂主芙柳。
西麵一彪人,著翠綠衣列玄武陣,皆插迷棕黃旗,為首一人,古稀之年,兩鬢蒼白,眼神犀利,不怒而自威,著棕袍束青冠,此乃鎮黃堂堂主武勳。
鴻蒙見四堂皆陣列勇武,微微額首,伸出右手單指一點,空中浮現出行行金字,閃爍雷光,栩栩如生不可言喻。
太長老太虛暗道:鴻蒙統帥果然已臻仙聖境,單是這一手聚氣凝實信手拈來,便是我等不能及也。雖然吃驚,但仍然麵不改色,有句話叫什麼?對了,叫做胸有驚雷而麵不改色者,可拜大將軍!
“眾仙武聽令,此數行金言便是此次鬥武規則,封印弱化,魔王旱擎蠢蠢欲動,太古信物絕不容有失!”“是”眾人齊聲應答,但見上寫著:
一,鬥武大忌不可使用暗器等不擇手段的行為贏得比賽。
二,生死之戰需謹慎,不入地魁境不可出戰。
三,每堂限出兩人,駐外仙武隻容一人回歸昆侖墟,其餘鎮守各地。
四,除駐外仙武外,各堂以各堂為單位抽簽決定對手,不可與本堂人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