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時間和歡(1 / 2)

張愛玲曾經過,忘記一個人隻需要兩樣東西,時間和新歡。如今王春紅和吳阿姨介紹的保安談朋友,也算是有個新歡。李衛軍雖然視力不太好,但他可以確信他看到過王春紅和保安曾經在湖畔廣場跳過舞,夏至後黑得一比一早,一個星期的傍晚時分,李衛軍又習慣性的來到湖畔廣場,路過王春紅樓下的時候,他朝王春紅家瞄了一眼,家中燈滅,無人。估計又和新朋友散步去了,李衛軍雖然這樣想著,但還是到王春紅經常呆的欄杆邊轉了一圈,果然不在,他便繞著舞場周圍轉了兩圈後,站在音箱旁邊欣賞別人跳舞。大部分人跳的是老套路,有一對跳的很花很好看,但難度很大,李衛軍模仿不來。正當他看的滋滋有味時,忽然感覺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從他旁邊閃過,不,是兩個,還有一個似乎相識的身影也在旁邊,熟悉的身影是個女人,似乎相識的身影是個男人。這兩個身影經過李衛軍的時候,似乎相識的男人的右手想搭在熟悉身影的女人的肩上,那女人卻微微一蹲躲過男人的手掌,機敏的滑進舞場,男人便快速跟上,正好擋在了李衛軍和那女人之間,隨後,男人和女人便踩著舞曲的節奏跳了起來,一邊跳,一邊向遠離李衛軍的黑暗角落移動。但李衛軍依然看得見,不是他的視力突然變好了,而是這個男人和女人上身都穿的是白衣服,男人將白襯衫束進褲子,女人將白襯衫束進裙子,舞場裏穿白衣服的極少,在晚上看起來很是明顯。男人身材略瘦,舞姿中規中矩,女人把頭發紮成馬尾辮,腳下的節奏感很強,李衛軍遠遠看去,這種統一成白上衣的舞蹈像極了七八十年代六一節表演節目的兒童,在中老年為主的露舞場裏辨識度極高。李衛軍迂回到他們旁邊,盡管熟悉身影的女人不停的變換方位,想讓那個男人擋在李衛軍和她之間,但李衛軍還是可以十二分的確定,那個熟悉的女人就是王春紅,而似乎相識的男人應該就是那個保安,因為李衛軍曾經看到過他的照片,胖瘦與照片吻合,隻是高度比照片上看起來稍矮一些。李衛軍站在旁邊悄悄的看了一會兒,因為沒有舞伴隻好回家。回家的路上,他為自己既想關注王春紅的一舉一動又斷然離開而矛盾,明明看到王春紅和別人跳舞,他心裏酸溜溜的,可是看見在舞場蹦噠的王春紅,他心裏還是有點甜絲絲的。次日清晨,李衛軍看到了王春紅的微信:昨晚不想看見啊,那麼早就回去。微信是一個時後才看到的,因為李衛軍將微信設置成了免打擾,而且兩人很長時間沒有微信聯係了。李衛軍本想回複:因為心痛,但他想了想,還是故作輕鬆的回複道:因為怕影響你們的發揮,並在後邊附了一個齜牙笑的表情符號。

李衛軍沒有新歡,隻有在猶豫中耗著難熬的時間。到了晚上依然會去湖畔廣場,每次路過珠江雅居,他總是要看看王春紅家的燈是否在亮,猜測王春紅在幹什麼。自從上次王春紅拒絕了李衛軍的跳舞邀請後,李衛軍就不太願意總發微信打擾王春紅的生活,因為他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勇氣淨身出戶,去和還不完全熟悉的王春紅共同生活,更何況他也不知王春紅內心的真實想法。

王春紅自己也奇怪,以前別人給她介紹的比這次吳阿姨介紹的條件好的多,她也不願意去認真談一次,這次自己怎麼還願意多交流呢。是自己年齡越拖越大的緣故,還是這個保安的真心誠意打動了她,或者是隨著歲月的推移,覺得自己真正需要的僅僅是有一個人來陪伴,其他的條件已無所謂。。

李衛軍除了晚上去廣場跳舞外,有時白心裏煩也會去舞廳跳舞,似乎這樣能減輕惦記一個人的痛苦。日子這樣一渾渾噩噩的過著,李衛軍自己有時候也會自責。想想自己讀了那麼多書,掌握了那麼多技能,竟然沒有用武之地,這似乎對父母、對自己、對社會都難以交待,這真有點悲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似乎真的應了五十而知命的魔咒,覺得萬事隨緣,很難刻意為一件事情而努力,看來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讓人少了激情,丟了情操。李衛軍現在有點理解上中學時他的一位中年民辦老師時常為他不能轉公辦而抱怨道:這麼多獲獎證書有啥用,燒了可惜,擦屁股太硬。他打算做點什麼事情來衝淡一下目前不能自拔的情感。可是做點什麼呢?四五十歲的年紀,退休有點早,上班有點老,創業風險高,確實有點尷尬。李衛軍在三十多歲時,曾有青春不再的畏懼,他想趁自己還年輕能多掙一點是一點,他也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在上海這個魔都買了房買了車,算是安頓了下來。在李衛軍四十出頭的時候,他想把自己開發的產品繼續拓展延伸,提升產品在行業的競爭力。但新來的總經理卻有意剝離他在這塊的業務和影響力,這讓有些技術情結的李衛軍無所適從,於是他便退出了股份,離開了公司。李衛軍拿著自己淘的第一桶金自己注冊了一個公司,因為有技術積累,很快他也生產出了自己的產品。但一直醉心於技術的李衛軍卻缺乏商業頭腦,產品的推廣銷售很是問題,一年不到他便不再堅持,找了一家企業繼續上班。那是015年,年初的時候股市非常紅火。李衛軍對股市投資並不十分感興趣,他1997年就開了股市賬戶,上邊放了、萬塊錢一直漲漲跌跌,他也沒覺得能有多大收獲。一個周末,李衛軍接到教他跳舞的目前在深圳的同學老高的電話:“老李啊,最近怎麼樣,還在上班嗎,最近股市不錯哦,可以關注一下。”“我沒太關注,你怎麼樣?”李衛軍答道。“我投了00萬,每賺個幾萬塊輕輕鬆鬆。”老高興奮的。老高大學畢業後在內地工作了一年就跑到深圳去做生意去了,90年代中期他做禮品生意,那時候沒有淘寶,也沒有京東。深圳的企業多,步子快,老高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沒幾年就在深圳買房買車。老高的成功一直讓李衛軍羨慕,他非常佩服老高的膽略,也非常相信他對經濟走勢的判斷和把握。但李衛軍還是謹慎的問道:“股市這麼好,大家都賺錢,那是賺誰的錢呢。”“這個嘛,你錢放在股市就是一種投資,有投資就有盈利啊。另外國家現在搞一帶一路戰略,成立亞投行,向世界投資,我們錢放在股市就相當於投給國家,國家向世界投資就相當於我們賺外國人的錢。”李衛軍關注了下比較有代表性的高鐵行業的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兩支股票,果然是一路上漲,於是頭腦一熱,湊了近一百萬全部投入股市。沒多長時間,李衛軍就賺了三、四十萬,這讓李衛軍有點飄飄然。但到了六、七月份,李衛軍感覺股市上的錢很難賺了,之前賺的錢也賠了好多。這讓頭腦發熱的李衛軍以為是自己一邊上班一邊炒股而耽擱了很多機會。於是他便辭去工作,學了一些炒股的知識,他也會找一些希望之星,多頭向上的股票。甚至他利用自己對軟件的熟悉,編寫了選股公式來選股。辭職前手上還有七、八十萬,專職炒了兩年,手上隻剩下投入的三分之一,這對沒有在經濟上經曆過大風大浪的李衛軍是相當大的一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