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迷迷糊糊的碰撞聲吵醒了正在睡覺的李辰。悠悠轉醒,睜開眼才發現已經是大早上。室友都在起床為今的課程做準備,進進出出,手裏端著臉盆揣著牙膏牙刷。匆匆進出在這叫105宿舍。
李辰,家中獨子。出身農村的他,家中的貧窮超出了你的想象。家中三口人,擠在一間房間裏,吃飯睡覺都在其中。15歲之前,李辰甚至連一百塊錢都沒見過。雖然家中貧窮,但家教甚嚴。從棍棒也是沒少加身,尤其父親打的最狠。部隊出身的父親,脾氣暴躁。
又因為在老家幾番事業都無起色,窮的讓人看不起。也因為這樣從李辰沒少挨父親的打,當然從父親灌輸的大是大非也深刻印在李辰心中。凡事都要有一杆秤,不求你英明神武但求你懂得大是大非。
16歲,正好是李辰念初三的日子。父親帶著母親踏上了去浙江開早餐店的日子,其實與其是店,不如是流動攤販。早上一大早蹬著三輪車趕到工人上班的路口,賣著淩晨十二點就起床現做的包子饅頭等早餐。
由於父母為人老實本分,所以生意一直也還不錯。很多熟客都是自己往錢罐裏扔錢,自己動手取物品。生意忙不過來時,有不那麼趕著上班的姑娘還會幫忙賣,有時也總有馬大哈忘記帶錢就去上班。
004年的時候可沒有掃碼支付,今忘記帶錢也就意味著沒有早餐吃早上必須餓肚子。父母見此一般都會讓他們先拿去吃,有時間了再把帳補上就好。
那時候的人們沒有走路低頭看著手機屏幕,也沒有馬路上到處的車水馬龍。一陣陣嘹亮的自行車鈴聲總是能響徹整條馬路,路邊行人也總是成群結隊的一起走著。或上班或買菜或散步,臉上也洋溢著那種叫做幸福的味道。
李辰父母所在的城市叫做餘姚市,一個浙江二線的城市。但不要看這座城市,更別看浙江。就在餘姚這座城市裏有一個村子,或許是因為文化的影響,浙江並沒有設立鎮很多都是以村為單位。餘姚市尤其以江南村最為出名,江南村是水暖之鄉。本地人幾乎家家戶戶辦廠,都是生產浴室裏麵連接水蓬頭的軟管。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在這裏生存著。
在江南村,其實按04年的工資來算一個月有6000多的工資已經著實不低了。但如果以為錢就這麼好賺,那你就錯了。李辰以前每一年放暑假的時候都會去浙江看爸爸媽媽,也每陪著媽媽出攤。在浙江的這幾年暑假練攤的時間裏,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手指殘缺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或左手少了手指或右手少了手指。曾經最讓李辰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齡在二十五六歲的姑娘,每一回來攤位買東西的時候伸出來的左手。這位姑娘的左手隻有兩指半。或許大家就會問了,什麼叫兩指半。她的左手隻有大拇指和拇指是完整的,那麼大家不經就會問了那不是還有半個手指,這怎麼算?
沒錯,是還有半個手指,無名指還殘留了一半。另外的食指和中指齊根而斷,一個花季少女卻有著如此缺陷,可想而知其實她是痛苦的。後來熟悉了以後,李辰也曾問過她是否結婚了。兩指半姑娘看了李辰一眼,眼中包含著無限的落寞舉著她的左手跟李辰:“你看姐姐都這樣了,會有人要嗎?”
當時讓李辰一度陷入尷尬,暗暗懊惱為什麼會由此一問。也許是看出了李辰的懊惱,兩指半姑娘本想伸出手摸摸李辰的腦袋以示安慰。但由於每回都是用左手付賬,所以順其自然的就伸出了左手。結果她自己愣住了,不知是往前還是縮後。李辰看到她的左手也愣住了,一時間場麵無限尷尬。
最後還是李辰反應快,自覺把自己的腦袋伸到兩指半的姑娘手裏。還鼓起勇氣對她了一句話:“姐姐,你一定會找到幸福的。”兩指半姑娘聽了,會心一笑點點頭對李辰:“等有人要我了,我就嫁了。”要踩著自行車匆匆上班去了。
後來回家的時候,李辰和爸爸媽媽回到出租屋坐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李辰曾經問過父母:“老爸老媽,這邊這麼多手指被機器割掉手指的,這麼危險怎麼還有人做這個工作。手指斷了可就接不回來了,”當時,這份記憶非常深刻。一輩子都印在李辰的腦子裏。父親當時摸了摸李辰的頭跟他:“孩子,都是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