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兩個創業菜鳥(1 / 2)

第二早上兩個人就坐在一個教室的某個角落,遊弋打著哈切遞給了徐若一張表。徐若大概看了一眼,好笑的問道:“你這些都是什麼問題。”

“直麵內心才能找到答案,這些你填了就完事了。”

填完後的表交給了遊弋,然後又緊張兮兮的盯著遊弋,遊弋折了一下放到自己口袋裏。徐若正等著遊弋發表高見呢,結果一句話不。於是纏著遊弋下他的“高見”。遊弋無奈:“等再了解一段時間再,現在先討論怎麼辦輔導班的問題吧!”

“你怎麼看辦輔導班。”遊弋轉頭看向她。

徐若趕緊轉頭:“我不知道。”

哎,遊弋歎了口氣。兩個要見識沒見識,要專業知識沒專業知識,要經驗沒經驗,要錢沒錢的人真的能做成功嗎?但是轉眼想到成功和要不要去做並不是因果關係。

“學姐,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學校附近的中學很多,可以做一期關於九年級的培訓課。”

徐若問:“那場地問題怎麼解決呢?”

“我覺得這個可以利用學校的空教室,周六周末學校不上課,我們可以利用學校不用的教室當作場地。”遊弋接著:“場地解決了,問題是教什麼內容,怎麼教的好?”

徐若連忙:“我英語很好,我可以教英語。”

“哦呼,那一段我聽聽。”完遊弋就見識到一個大佬英語的意氣風發樣子,了五分鍾,遊弋隻聽懂最後一句。

“Undersand?”徐若神色有些得意。

遊弋適時的獻上一句馬屁:“si,si,si。”

兩個人最後在討論細節的時候在收費的問題上有了分歧。遊弋認為人多的話一個人一節課10元,徐若覺得這太少了,一節課應該五十。

“哇,如果一次培訓能來0人的話,那教一節課每個人就能分到100元,賺錢多快啊。”

徐若對這樣的金錢觀感到有些無語:“一節課就賺100那有什麼用?我當過家教,像我們這種定價越高越好,這樣別的家長才會放心。”

“我父母在工廠工作,每辛辛苦苦一才賺一百五,我覺得我們的利潤夠高了,為什麼我們的努力的價值就能超過別人的近10倍,我覺的咱們的付出也沒那麼多的價值吧。”遊弋很疑惑的問。

徐若認真想了想:“我覺得你身上有著很多普通人的通病,價值觀的脫節。一個普通大學生很少考慮畢業之後幹什麼,他們更多關心的是自己畢業後學校畢業證書含金量能夠讓他能夠找到月薪幾千的工作。一般來,他們了解自己以後開始工作時月工資也就000左右。他們往往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每隻能賺一百的人,看到任何行業都會拿著自己未來的這副身價來衡量這個社會的市場經濟。所以,他們不能想像那種月入幾十萬的自由職業者,不能想象賣茶葉蛋也能月入十萬,更不能想象乞討都能月入上萬。他們以為缺的是機遇,其實不是,他們缺的是新的價值觀。”

聽完,遊弋思考了很久後才問:“我好像有點懂了,但是還很模糊,那新的價值觀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學姐你的價值觀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因人而異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去做出改變。至於我的價值觀也很混亂,我並不想多。”

遊弋聽到時代的變化時,笑著道:“這也太像一個老幹部的話吧。”

“以後你就明白了,現在和你這些你也很難體會的到。”

不想這句話反而激發出遊弋的好奇心:“那你,我想聽這個,不定我一下子就能明白呢?”

這個時候的徐若麵色嚴肅了起來,慢慢的:“讀書並非是應付考試,而是探究發展的規律,並且為自己的發展打開視野,奠基基礎。聰明的人可以用書來考很高的分數,智慧的人能洞悉本質,看破未來,這個未來就是我的時代的發展。就像新事物的出現必然是許多尖端知識同時結合的成果,普通人能認識到新事物,卻不能認識背後的原因,預測不了時代發展。普通人看到時代發展的時候,這個時候機遇往往已經過去了,隻能在成功者後麵撿芝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