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
塵土飛揚。
潮水般的隊伍在山道上湧動。
清軍前方是馬隊,衣飾有灰有藍,大約有五十多人,這些人基本都帶著暖帽,披著鬥篷,一些擅騎兵者更是一股股四出。
他們不斷去前方搜索,探路,為後方大部隊開路。
馬隊後麵則是步卒,最前方走著的是一大批身著灰色號衣的清兵,他們頭戴大簷帽,腦後粗亮的辮子極為顯眼,打著綁腿,足瞪草鞋,最顯眼的是灰色號衣中上書著一大字“勇”。
這些步卒麵容憨厚老實,身體健壯,精神飽滿,行軍頗有紀律,寒風襲卷而來,這些人人都是咬牙堅持著仍舊保持著隊伍的肅靜和整齊。
和後麵的那一批人形成鮮明對比,後麵這些清兵大都穿著藍色號衣,中間書著“兵”字,身上軍服破爛不堪,內中好多都是老弱士卒,他們歪七歪八的在山道上走著,亂哄哄的一片,有的人因為行走太慢,更是被大隊拉出了好遠。
這些人步卒羸弱,形容枯槁,活脫脫向個農民,臉上沒有一絲當兵凶悍之氣,有的隻是麻木,畏怯。
前方馬隊綠色營旗漫卷,這是清軍綠營特有的標識,正因為這綠色營旗,清軍漢營才被稱呼叫做綠營,同時馬隊內有兩個精壯大漢扛著兩麵大旗,正是將旗,旗手旁邊還有個鼓手,那兩麵將旗上書著“劉”和“莫”兩大大字。眾多旗幟在朔風中飄展著,獵獵作響。
兩麵將旗下有三人騎在馬上,內中一個將官三旬上下,穿著方形補褂,外披著黑色箭袖,頭帶暖帽,身材矮壯卻是一臉橫肉。
他向後看了一眼後麵亂哄哄的自家兵丁,一臉陰沉,又瞧了瞧前麵一聲不吭隻顧著埋頭趕路,吃苦耐勞的步卒,他豔羨地對旁邊一個青年人道:“真不愧的江大人帶出來的團勇,真是悍勇啊!“
話這將官是瀏陽縣境內清軍綠營駐防主將莫大有,官居瀏陽縣守備,清軍外放武職正五品將官。
清軍綠營外放武職最高將官為提督,其次是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職,清軍將官是有清廷兵部任職。莫大有是瀏陽縣守備,主要維護瀏陽縣的安寧和穩定,平息叛亂。
和莫大有對話的是一青年人,二十四五的年紀,身著袖衣,披著寬大鬥篷,他相貌雖然樸實卻意氣風發,有著年輕充沛的活力和幹勁。
這人名叫劉長佑,字子默,號蔭渠,,而他旁邊有一文士,也是騎著高頭大馬,和他年紀相仿,眼神靈動,充滿著勃勃野心,此人名叫劉坤一,是劉長佑的副手。
聽到莫大有的奉承自家部隊,劉長佑連呼客氣,臉上卻是傲然,旁邊的劉坤一也是與有榮焉。
清軍守備莫大有自降身價,對劉長佑二人討好道:“此番進剿三合會周國虞賊部,莫某還得依靠兩位,若是能成,莫某自會上報朝廷為兩位將軍請功。”
劉長佑矜持道:“莫大人客氣,為朝廷平叛,維護地方安定是我們楚勇義不容辭的事,這也是我們江大人時常教導我等話。”
劉長佑口中的江大人便是江忠源,清廷當世名將,而他手下的楚勇也是名動下,是清軍內部公認的勁旅。
劉長佑和劉坤一二人是湖南新寧人,和江忠源同鄉,受江忠源所邀一起創辦楚勇,是楚勇的元老人物。江忠源因為自己建議不被采納而白白放跑了太平軍,對此江忠源憤恨不已,便領軍出走,受湖南巡撫張亮基所請剿滅湖南境內紛起的三合會起義。
此時江忠源正率兵前方湖南東部鎮壓三合會起義,而長沙東瀏陽縣的周國虞部也是威脅很大,經過商討,江忠源便留下了劉長佑和劉坤一二人,讓他們率領五百楚勇隨瀏陽本地清軍一起進剿周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