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018年4月1日,農曆二月十六,宜祭祀開光、塑繪、訂盟、納采、合帳、冠笄、拆卸、動土……,忌造廟、嫁娶、伐木、安葬。
今本是西方的愚人節,哪知老爺在這一,竟然真的和餘氏家族集團太子爺餘非魚,開了一個大的玩笑……
龍首原,現位於華國西陝省安西市龍首村未央區、新城區和蓮湖區三區交界處,於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約70米處。
餘氏是龍首村的大姓,尤其是在出了餘非魚爺爺這一脈後,更是隱隱成了當地的掌控話語權的大氏族,餘氏族長自然當仁不讓的擔任了本村的村長一職。
餘非魚的爺爺餘慶喜,乃是跟隨偉人開創新華國的大功臣之一,開國十大元帥中目前唯一現存於世的大人物,雖已不擔任任何職務,但其地位如同北鬥之尊,無人能及。
餘慶喜在京城安了家、落了戶,但每逢年過節若無特殊情況的,必然要舉家回龍首村的祖籍祭拜。
今餘非魚獨自一人回到這裏,並非是因為年節祭拜,而是為了避難,這餘家在政、軍、商三界各有助力,若還能有什麼讓他這餘家三代孫中,最受餘慶喜喜歡的子弟避之不及的,那便隻有他的婚姻大事了。
今年不過才十八歲的他,卻已經是華國最頂尖的大學,京華大學一名大二的學生了。
就是這樣一位背景深厚、聰明才智,魚龍混雜的京城裏太子爺一般的人物,現在也不得不為了躲避家族安排的婚事,逃到了這祖籍之地。
“呦,大魚兒,介個氣不錯,終於肯出來走到走到了?整窩在家裏跟個熊樣兒的,也不怕娘們笑話你。”一名騎著三輪的大漢衝著餘非魚到。
在這裏餘非魚可沒有什麼背景光環加持,都是餘家人,隻論輩分話,別看這樣一個糙漢子,可人家還是他叔叔輩的呢。
“三叔的不錯,這樣的好氣,不出來走動走動是有些可惜了,我正要去觀日亭跟前去玩咧。”
被叫到自己的名,餘非魚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反而恭敬的向著這位糙漢子回到。
打他就是跟隨在爺爺身邊成長的,保留了幾分S人豪爽的同時,也去掉了幾分紈絝之氣。
“行,你去玩嘞,中午要不要到叔家裏吃飯?”
“不了叔,家裏已經準備好了。”
餘三叔也沒有強求,慢慢悠悠的騎著他那輛破舊的三輪車在村裏的路上遠去。
餘非魚為了避難而來,所以是偷偷摸摸的回到龍首村的,剛回來的時候整窩在家裏誰也不見,生怕被人瞧見,通知了遠在京城的父親。
但是回過頭來一想,自己是坐飛機過來的,怎麼可能逃脫的了父親的視線呢,再了,即使自己吩咐了照顧龍首村宅子的傭人不要外傳,他們就真的不會向京城的餘家人告密了嗎?
好在這幾餘非魚的父親都沒有派人來接他回去,讓他稍微歇了一口氣。
他就搞不明白了,為什麼好端端的就要給自己安排一個媳婦兒,按理餘家在京城裏也是頂級的大門大戶了,還用得著他這個輩做利益籌碼?
為了逃避這場讓他摸不著頭腦的婚姻,餘非魚果斷選擇來到了老宅,因為隻有在這裏他才能防備老爹下狠手。
告別了餘三叔以後,餘非魚一路向著觀日亭而去,這裏可是他在龍首村記憶最深刻的地方之一了。
觀日亭,是一所位於龍首原黑龍坡頂的四方亭,本來黑龍頂上是沒有這處亭子的,但餘非魚的爺爺餘慶喜,榮歸故裏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此地修建了一所四方亭,連祭拜祖先都被排在了其後。
餘慶喜在這裏修建觀日亭的原因,據是因為其幼時曾於此地遇見仙人,被仙人救了一命,餘慶喜一直將此事感懷於心,甚至於他相信之後隨偉人南征北戰,建立不世之功也有這位仙人的保佑,所以回來後便於此地建造了觀日亭,就是為了感謝仙人的恩德。
雖然餘慶喜是這麼解釋的,但其實信者並不多,更因後來一場運動,眾人對於這種鬼怪奇異之事避之不及,生怕沾染了一點兒,導致禍事臨頭。
餘慶喜也並非頑固不化之人,當時環境如此,他也隻能將此時掩藏心中,即使後來運動結束,他卻也不會再主動提起這件事情了。
餘慶喜曾多次帶餘非魚來到這觀日亭欣賞日出,並給他講述自己方麵是如何在此地遇見仙人,而仙人又是如何救了他的。
年幼時,餘非魚自然是非常相信自己爺爺的話的,尤其是這種神奇怪異的事,更是令他心神向往。
可是隨著年紀一一的增長,見識一一的廣博,他逐漸不再相信爺爺的話了,現在人類都已經登上月球了,證明其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廣寒宮,嫦娥月兔之流的,他還能相信在地球上能遇見神仙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