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趙境,古邯城。
邯城聳立萬古,在上古前七王爭霸之時就是趙國的國都,後來更是走出了祖龍始皇大帝這樣征服四海八荒的絕巔人物,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古邯城漸漸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最後湮滅在了曆史的殘痕之內。
祖龍大帝戰八荒,定四海,平異族,成為人族第一帝。
統一神州之後,為了限製宗門士族的勢力,宣布在全神州建立書院,將儒,道,兵,法,工等諸子百家彙入其中,教導世人修行,並且規定想要入官府求職,必須要有書院求學的資曆,否則一律不允錄取,自此開始學院成為了無數學子最向往的地方,就連一些型宗門士族為了發展也不得不選擇讓門中弟子進入書院鍍金學習。
祖龍大帝走路消失在三十三重外宙宇,萬年之後祖龍帝國分崩離析,緊接著群龍並起,整個神州再次陷入混戰之中,最後漢古帝趁勢而起,劍指四方,橫掃六合,再次將神州一統。
漢古帝修為通,但是由於一生征戰太過慘烈,即使成帝之後以萬民信仰修養也是難捱歲月侵蝕,最終漢古帝也追隨祖龍大帝的腳步,走路消失在三十三重外。
漢古帝消失,萬年之後漢古帝國陌路,神州再次混亂,緊接著魏武帝橫空出世,橫掃八荒六合,建立魏武帝國一統神州。
時間流轉,道循環,沒有什麼能夠永垂不朽,再萬年,魏武帝國崩塌之後,晉帝國,魔隋帝國,盛唐帝國,佛周帝國,宋神帝國,元蒙帝國,明武帝國相繼統一神州,雖然時間流轉,祖龍帝國覆滅,但是學院製度卻被保留了下來,依然是各帝國的國製。
隨著明武帝國的明神帝消失九千九百九十年,明武帝國的統治也變得風雨飄搖,神州大地再次變得混亂了起來,各方勢力開始招兵買馬,期望能夠覽下大勢,如龍升君臨下。
邯城中有座大山,橫貫東西,不知有多少萬裏,名曰龍山。
龍山很有來曆,據是它本是一條上古龍,但是被祖龍大帝怒斬於此,其屍首從而降,最後化成了這座大山,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而邯城的至高學府龍書院就坐落在龍山之巔,其地位可見一斑。
龍書院共分戰,術,韻,符,丹五院,其實不光龍書院神州書院大凡都是如此分配,隻不過有的地方可能會因為一些原因,增加一些特殊的分院。
這五院乃是上書院,五院之外還有下書院,每年通過書院考核的學生會在下書院學習三年,這三年裏下書院不但免費提供食宿,還會教導學生一些修煉的法門和戰技,三年之後書院就會進行大考。
大考的目的自然是優勝劣汰,每年大考過後書院就會責令那些達不到標準的學生回家,至於比例嘛視情況而定,一般淘汰率都會達到九成,也就是大概隻有一成學生能夠通過考驗晉升上五院。
也就是隻有一成學生會得到被上五院收為門生的機會,至於被哪家院落選中就要看各自的賦和實力了,一旦被上五院收入其中,就是正經的龍書院門生,至此才是魚躍龍門,前途不可限量。
下書院的學生已經算是非常優秀了,但是麵對即將到來的大考他們可不敢有絲毫懈怠,隻能更加勤奮,可是很顯然有的人卻不這樣想。
“趙昊,趙昊,醒醒,岑夫子看你呢~”
下書院的先生統稱夫子,隻是學生們為了分別就會在夫子前麵加上他們各自的姓氏,張夫子,趙夫子還有眼前的岑夫子岑青。
岑青不是下書院的夫子,他的身份是符籙學院的副院長,而來這裏教學不過是因為這幾符籙學院的一位駐派夫子有事請假,他又閑來無事便到下書院來教導幾。
下書院的教習夫子除了下書院本院的夫子外,上五院都會委派一名駐派夫子,第一是發現適合自己學院的人才,讓上五院為三年大考做好準備,第二就是展示上五院的力量,讓這些學生能更直觀的窺視上五院的力量。
符學院雖然比不上戰術二上院,但是好歹也是五上院的存在,而岑青的所以這些學生聽是他來帶教,每個都緊張的不行,可以大氣都不敢出,更別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