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婚嫁之時(1 / 2)

如若在迎親途中遇上另一隊迎娶車隊,這情況叫“喜衝喜”,會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雙方媒人交換事先預備好的花朵來化解。

當新娘步入男家時,翁姑二人以及孕婦和守孝之人要做回避,以防相衝。

出嫁方位地點要注意

安新床時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與桌子衣櫥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對。

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頭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紅棗、蓮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等。

新娘進男方家門時,如有門檻,要跨過去,還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

結婚當天直到晚上就寢前,任何人都不準接觸新床。新娘當天更不可碰到床邊。

婚禮中事物的禁忌

新娘子結婚當天所穿的所有禮服,婚紗,鞋子等都應是全新的,且禮服避免有口袋,因口袋多能帶走娘家財運,所以最好選擇無口袋的。

新娘手捧花忌選生花,生花容易枯萎,婚事諱之。如若要選,最好選擇連招花和石榴。連招花其狀意喻閨女出嫁,石榴意喻多子多孫。

新婚的對聯最遲也要在結婚前夕掛上,完婚滿一個月後要除下,且選購對聯時,男女雙方各自的對聯要分清。

中華上下五千年,以上所說幾點是由祖先流傳下來的規矩禮節,或許其中的幾項有些繁瑣,有些或許與當前的生活習俗不相適應,但傳承下來的很多民俗,背後總有其存在的緣由和道理,若想在嫁娶的過程及日後的婚姻生活中,處處留下好彩頭,還是要多多考慮中國的傳統婚禮禁忌,畢竟婚禮是個需要很多美好祝願的儀式,這樣既是對長輩的尊重,也為日後的婚姻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打下了穩定的基礎。

中國傳統婚禮中有“三道茶”習俗,這是主家的待客禮儀。

“一道茶”又叫糖茶,實際上就是糖開水。貴賓駕到,不能怠慢,先將糖開水半杯獻於客人,寓意是:甜心甜意。

“二道菜”是“蛋茶”,與其說是“蛋茶”,倒不如說是“茶蛋”,這是主家為防止客人饑餓事先用茶葉、醬油、五香、八角等原料加水煮製而成的,這道茶寓意:實心實意。

“三道茶”就是綠茶,杯中茶水隻能斟至七成。斟不足七成就是心意沒盡到,斟得過多就是“茶滿欺人”,喝起來不方便。這道茶寓意:回味無窮。

這“三道茶”,即“頭甜、二飽、三回味”,浸透著中國人好客的濃情蜜意,也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作為中國的傳統禮儀,去學習和了解這種文化,也非常必要。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有一係列的儀俗。諸如:坐帳,亦稱“坐福”,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女人一頭。

撒帳,這項儀俗是指親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後,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懷中,撒向合歡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個角落。撒帳的儀俗始於漢代。一般所撒物品是常見的棗、栗子、花生等,利用諧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 吃“子孫餃子”的儀俗。舊時北京的子孫餃子是由女家包好帶來的,由男家煮熟,同時男家還要做長壽麵。吃子孫餃子的時候,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問“生不生?”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幹脆把餃子煮得半生不熟,讓新娘自己說“生”。這叫“討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古代婚禮有同牢合巹的儀俗。“同牢”指新人入洞房以後一起吃一牲牢;一起喝酒則叫“合巹”(巹是由同一個瓜、瓠等分剖兩半兒做成的瓢)。

同牢、合巹在後世已發展為吃團圓飯、喝交杯酒。交杯酒也叫交心酒、合歡酒、合婚酒、卯顏酒等。和古禮的合巹一樣,喝交杯酒標誌著男女完婚,有祝福新人和美的意義。方式是用紅繩係住兩隻杯子的杯柄,夫婦一起舉杯飲酒;有的是同時喝掉一半,然後交換杯子,喝盡杯中酒。

與古代合巹同出一轍的是喝和合茶。

喝茶時,要求新郎新娘共坐一條凳子,新郎把左腳放在新娘右腿上,新娘同樣,新郎左手與新娘右手相互放在肩上,雙方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成正方形,放一隻茶杯喝茶。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同吃一份牲牢。牲牢本來多是用於祭祀的,指整牛、豬、羊。

古時同牢在新房進行,新郎臉向東,新娘麵向西,一起吃牲牢,表示從此成為一家一姓之人。後世團圓飯和同牢儀俗基本相同。北京吃團圓飯是讓新郎、新娘坐於首席,娶親太太和送親太太奉陪,吃饅頭表示“滿口福”,吃丸子表示“團圓”、“圓圓滿滿”,吃四喜肉表示“喜喜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