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離家求學(1 / 1)

大周豐瑞六年,春,元安府,燕川城,龐府,沈研正交著龐淵練字,龐會從門外匆匆趕回。沈研見龐會行色匆匆,一挑眉,示意龐會出了何事。龐會領會道“李老,傳信,不日便來帶走淵兒。”沈研楞了一愣,出神道“已到三年之約了嗎?”隨即紅了眼眶,但是她一轉頭又堆起滿臉笑容“淵兒,你師父要來咯,要帶你去學大本領,淵兒一定要乖,聽老師的話。”龐淵側著腦袋疑惑道“師父?是誰啊?”沈研正要解釋,門外傳來一陣暢快的大笑“淵兒,老夫在此。”龐淵抬頭看去,隻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郎步而來,老者雖老,卻神采奕奕,身著一身白袍,如謫仙人一般,風采出眾。老者身後亦步亦趨的跟著兩個身穿黑色緊身服的高大男子,兩個人沉默不言,身側各配一把長劍。眼神犀利的如燕川塞外的鷹隼。緊身衣下的肌肉蘊含著爆炸性的力量。兩人淩厲的眼刀嚇了龐淵一跳,偷偷的躲到母親沈研身後。李淳風似有所覺,轉頭吩咐道“你們去府外等我。”兩人一聲應諾就大踏步離去。“最近邊關似乎不太太平,秦國似乎有所動作,這是隨行的護衛。”李淳風解釋道,龐會點頭示意了解。“最近是有點預兆,”身為武將的龐會敏銳的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太祖皇帝雖勵精圖治,然我大周畢竟立國不久,國內有所動蕩。秦國趁此機會南下也是極有可能。秦國鎮南將軍秦驍畢竟也是當世名將。但是秦國為何會此時有所動作。”李淳風明白這是龐會在像自己問計,略一沉吟解釋道“秦驍不虧為當世名將,眼光極其老辣,其一,立國之初,國內雖動蕩,但大周虎賁剛平定國內氣勢如虹,此時若秦驍來犯,大周虎賁攜勢北上。其鋒必不可擋。其二,周皇平定下行輔農,揚商之策。國內人心思安,軍隊這三年亦疏於訓練,大多卸甲歸田,當年跟隨周皇平定下的將領們亦耽於安樂鄉,銳意進取的精氣神也消磨殆盡。其三,若在等幾年,國內平定,農商之策初見成效,周皇為加強邊防必定對兵將進行整治,那是軍隊戰鬥力必將有所回升,另外,當農商之策初見成效。大周之名深入人心。秦國那時進犯,必將被大周舉國上下所抗拒。那時軍民一心抗外,秦軍入侵,無異於自取滅亡。所以此時乃是周朝最虛弱的時候。秦驍不愧名將之實。”略一停頓。李淳風接著道“凡為將者用兵,必定一最隨時謀求最大戰果,然攻城一方處於然劣勢,攻城戰必將是屍山血海堆出來的勝利,所以秦驍用兵必定出奇。”“以秦驍用兵,我等如何得知他的計謀”“哈哈,龐將軍惑矣,見策猜策,無異於揚湯止沸,我們何不如固守根本?”“李老的意思是?城內?”龐會似有所悟,李淳風撫髯大笑“將軍所言不錯,隻需加強城內治安,增派人手巡邏,緝拿陌生人員。莫讓城內生變,準備守城物資,量那秦驍有滔之能亦隻能望城興歎。”龐會起身行禮道“竹林隱士之名果不其然。淵兒能得李老教導,何其之幸也!”旁邊的龐淵出神的盯著李淳風,末了喃喃道“師父,仙人”逗的兩人哈哈大笑。李淳風起身,抱起龐淵朗聲道“淵兒,我們走啦”

李淳風帶著龐淵一路南下,來到與元安府接壤的大同府,大同府多山地。四人來到大同府最高的太山山穀,穀內溪水潺潺,鹿鳴鳥啼,魚躍虎奔。瀑布飛濺,花開草長,撲麵而來的風傳來陣陣芬芳。眾人進穀不久,在滿眼翠綠色中突然竄出一抹雪白,在四人前方奔走跳躍。李淳風定睛一瞧,竟是一隻白鹿,白鹿同體雪白,像臘月裏的白雪,渾身上下沒有一根雜毛。在綠色為主色調的山穀中那一抹亮白極為惹眼,白鹿在龐淵身側跟了一段時間,最後湊到龐淵身前腦袋蹭了蹭龐淵,發出一聲鹿鳴,然後騰越而去,時於山穀深處。“咦?”那兩個護衛不僅輕聲驚訝道“我入穀許久竟不知穀內有此白鹿。”李淳風解釋道“白鹿為靈獸,非常人可見。相傳堯舜等大帝登基時皆有白鹿銜靈芝以獻。所以見了白鹿是大幸之事啊。此鹿是專為淵兒來的啊。”趁此機會李淳風對身旁兩人道“侍一,侍二,淵兒以後就是少穀主,我百年之後,衣缽將由淵兒繼承。鬼穀一脈將來都要聽淵兒的。懂嗎?”“是!”兩人抱拳單膝跪地“鬼侍一族,侍一,侍二,拜見少主。”四人來到太山山頂,安排好龐淵的住處。就開始了長達十六年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