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如今帝國的行政劃分,青山市是二級行政區域,相較於大部分連市級稱號都評不上的地區來,這已經算得上是一份不錯的榮譽了。
可那是對於別的地區來,青山市,不是別的市!
青山市原先是靠著兩百年前的第二次國戰聞名的,那時的青山人,都以自己的身份為榮,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家國犧牲,為領土奮戰,國戰持續了八年之久,據統計,第一帝國陣亡一億五千萬人,其中五千萬出自青山市。
這是當年青山的八成人口!
青山善戰,不外如是。
戰後,青山被列為重點發展地區,在當時的幾十年,一度成為僅次於四府的一級行政區。
青山市最得獨厚的地方在於礦產資源極其豐富,這也是他們能夠在戰後快速重建的資本。
同樣,這也是他們後來衰落的源頭。
青山市很龐大,比起大多的一級市也不遑多讓,但又有所不同。青山市內地形複雜多變,路線盤蹤交錯,除了幾條帝國組織修建的國道,基本都是喊不出名字的山道。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大大的礦場荒涼得聽的清石子落下的聲音,沒有一絲生氣。
一百多年的資源開采,為整個第一帝國的建設提供了難以估計的支持,可是當礦場相繼停工並且新的資源開采區被發現時,帝國對青山市的支持便顯得尤其冷血——畢竟人類的聚集,向來不是因為戰功。
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在犧牲了青山市後提出的。
久而久之,青山本地的商人有路子的大多都通過自身關係走了出去,外地的商人又不敢接手,就造成青山市內的資金大量外流,漸漸成為了掉落一級市的列,成為了二級市的尾巴。
作為一個沒有富商投資又沒有自身資源的行政區,青山隻會越來越窮,直至跌出二級行政區的門檻。
曾經聞名整個第一帝國的青山兵,以勇悍不怕死出名,超過八成青山人的陣亡,磨滅不了他們內心的野性,接二連三連綿不絕的礦難,也不曾讓他們退縮。可是帝國超過百年的忽視和放棄,讓他們的內心,沉入了穀底。
青山市處於第一帝國的邊界,曾經是帝國邊疆最堅實的護盾和國門,或許兩百年前,那些為了第一帝國甘願奉獻出唯一生命的青山將士,到死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人會落到這般境地吧。
而青山,這個曾經盛產勇士的地界,也成了二級行政區中最不可笑的笑話。
走在青山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棟建築,青山人都少有燦爛到心底的笑容。透過一些古稀的滿是皺紋的臉,甚至能夠看到他們眼底深深的憂慮和疲倦。濃鬱的壓抑氣息充斥了整個青山,他們需要一股強心劑。
帝國來使,或者是希望?
日頭還早,一陣晨雨喚醒了萬物。
輕輕的迷蒙的細雨打在人們的發梢,臉龐,肩膀和人們堅信厚實的大地上。雨水從空,順著屋簷,流進土地,寓示萬物都有自己歸根的地方。
人潮聚集在市政廳前,嘈嘈雜雜的聲音在人群中此起彼伏,關注這次帝國來使目的的,不單隻是平日裏報道八卦和時事的記者們,還有青山市內心中存有希望的上千萬民眾。
“重建青山,帝國萬歲”
“青山等這一刻,等了太久。”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市政廳前,迎著柔和的雨,青山的人民發出了自己的呐喊和期盼。
“這裏是青山時報,據悉,帝國曆五月十八日,青山市迎來了一位從帝國來的神秘使者,使者的身上,帶著帝國對青山未來十年的規劃書。這或許將成為青山市史的一次驚人轉折點。”一位身材頗好的記者打了把好看的傘,在青山市的市政廳報道,這是一次全市範圍內的大型直播。
帝國南境的戰火重開,北境的青山雖然觸手難及,可對於青山的複用,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
戰爭,向來屬於青山!
距離正式的宣布還有半個晝時,沒有人因此而喧囂,青山人在乎的是能否重拾起舊日的光輝和榮譽,他們沉寂了太久太久,久到青山市廣場中心的魔紋源泉已經多年沒有噴湧過了。
沒有誰渴求戰爭的開始,因為那將意味著犧牲和鮮血。可比起死亡,青山人還有更加需要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