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感激道:“那仙武就謝謝舅舅舅媽了。”
“謝什麼?”
李守福故作爽朗地笑道:“你是我的外甥,而且本來就是李家子弟,咱們李家可不是為富不仁落陳家,可做不出那種落井下石的事來,李家是不會拒自家子弟於門外的。”
李武沒想到李守福如此豪爽,再三對李守福夫婦表示感謝。
“咳咳咳……”
正在此時,舅媽楊氏忽然咳嗽了幾聲,還朝李守福使了個眼色。
看到老婆向自己使眼色,原本還在誇誇其談的李守福立馬噤了聲。
楊氏也沒和李武什麼,直接站起身扭動著迷倒眾生的柔軟腰肢朝後堂走去。
李守福朝李武尷尬地笑了笑,隨即緊隨楊氏去了後堂。
李武看得出來,他這個便宜舅舅的性格好像點懦弱,對他這個漂亮舅媽似乎有點畏懼。
李守福夫婦突然離去,李武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能和任興坐在前堂裏耐心等待。
可等得茶都涼了,也沒等到李守福出來,隻等來了舅媽楊氏。
重新落座後,楊氏笑著對李武道:“仙武,你也知道,你這個舅舅其實並不是你的親舅舅,他之所以把你當成外甥,都是因為他姐姐所在的陳家收養了你。現在他姐姐已經過世了,而你也要回到李家認祖歸宗,你們之間自然就不是甥舅關係了,而是恢複了本家叔侄關係。”
李武連忙點頭道:“舅媽所言極是,理當如此。”
對舅媽楊氏的法,李武頗為認同。
如果他回到李家認祖歸宗,勢必要改回李姓,那他就成了名正言順的李家子弟,繼續管自己的本家叔叔叫舅舅確實有些不合適了,改叫叔叔才是正理。
其實管李守福叫什麼李武都無所謂,不過是個稱呼而已。
可讓李武沒想到的是,楊氏忽然話鋒一轉:“其實吧,你在李家像我們這種關係的叔叔伯伯還有好幾個,論血緣關係有些比我們還近。嬸子認為,既然你已決定認祖歸宗,為了不讓那些和你關係更近的叔叔伯伯挑理,你應該先去找找他們,讓他們帶你去找家主商議,然後我們再從中幫你些好話,你認祖歸宗的事斷沒有不成之理。”
舅媽一秒變嬸子,不是李武不明白,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快。
不等李武接話,楊氏便站起身道:“仙武,我們一家早就定好了今要帶著孩子回娘家省親,今就不留你在家裏做客了,等你正式回歸李家後,可別忘了多來家裏看嬸子。”
楊氏的話已經得很直白了,擺明了就是不想收留李武。
當然,李武並不是傻子,知道個中緣由並不是因為他的養母已經過世。
就算他的養母已經過世,如果他繼承了陳家的家主之位,還是原來那個家趁人值的豪門大少爺,李守福夫婦絕不會和他斷絕甥舅關係。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已經被陳家掃地出門,不但失去了豪門闊少身份,還變成了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光蛋,已經沒有任何值得攀附的價值了。
雖然楊氏臉上一直掛著微笑,但李武也明白投靠舅舅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
雖然他依然可以厚著臉皮回到李家找份差事做,但此時的他看著舅媽楊氏那張虛情假意的美臉,就仿佛吞下了一隻蒼蠅,什麼心情都沒有了。
在他心裏,李家和陳家都是一丘之貉,根本沒有任何區別。
他本來還想著,如果有一他能重回陳家執掌大權,一定不會虧待舅舅舅媽,最不濟也要給舅舅舅媽整套可以延長壽命的功法,讓舅舅舅媽也活上個千八百年的。
但現在他已經沒興趣抱李家這條大粗腿了,更不可能和李守福夫婦分享手裏的機緣。
其實楊氏的也沒錯,李守福確實不是陳仙武的親舅舅,也不是親叔叔。
何況,自從陳仙武的養母過世後,陳仙武就一直生活在陳家,和舅舅家的來往並不多。
基於以上原因,就算李守福不收留陳仙武,外人也不出什麼。
麵對“嬸子”的婉言相拒,李武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便起身告辭了。
人家都拒絕自己了,還非要什麼感謝的話,李武可沒那麼矯情。
離開舅舅家,任興又帶著李武接連拜訪了幾戶人家。
這些人家的主人都是李武養父陳青嶽的朋友,有些人家還得到過陳家扶持。
但結果卻讓他們非常失望,沒有一戶人家願意收留李武這個落難的豪門棄少,甚至沒人願意施舍給他們一文錢,有些人家甚至直接避而不見,連大門都沒讓李武和任興進去。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人不到落難的時候,永遠不知道人世間的人情冷暖,永遠感受不到世態炎涼。。
在被最後一戶人家拒絕後,李武也死了心,徹底放棄了投親靠友的想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