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點的日子很快就變得平淡無奇了,這些日子林正祥又交了很多朋友,什麼年齡的都有。
年紀大的喜歡拉著林正祥扯家常,林正祥擅長傾聽,所以他們也喜歡跟林正祥講以前工作的事,不過這些話題著著就轉回到家長理短,林正祥接觸的人多了,就開始總結起來,也好像看到了自己老年時候的光景。
這些大朋友們可以是非常支持林正祥的工作了,經常有人打電話給林正祥是要把家裏的某某電器捐了給大家用,又是在家閑著沒事做有什麼誌願活動需要幫忙的盡管。林正祥很喜歡這些大朋友,林正祥知道他們退休在家,住在區裏頭朋友也不多,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紙牌遊戲,總想找點事做做,的確是這樣的,人閑下來就容易慌,年紀大了又愛多想,所以是閑不下來的。
這場館裏來了位白頭發爺爺,是過來問問哪裏能打牌,林正祥看老人家還蠻好講話,就跟人家嘮上了,兩個人聊到曆史,聊到茶葉,也聊到爺爺自己的故事,臨走了林正祥邀請爺爺常來。
林正祥喜歡聽故事,別人講故事的時候他都隻是聽著,林正祥發現很多過來人都喜歡講自己的故事,而且他們講的故事都有濃濃的鄉土味和各個地方的特色。這裏麵不乏那個時代的工程師、因家庭原因而不能參加高考的民間詩人、因老師的關心和堅持而得以上學深造的女性、因進了企業而吃了一輩子“皇糧”的幸運兒等等,當然這些都是正麵的例子,當然更多的是一些一輩子平平庸庸,但依舊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林正祥覺得五十歲以上的長輩都是活寶貝,因為他們那一代人都是從建國初期伴隨著祖國的成長發展,一路走過來的,他們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中國的改革發展,他們跟隨著新中國一起奮鬥過,努力過,走過彎路,也糾正過錯誤。那時候民風淳樸,都“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個時候全國上下一條心想著踏實幹事業,都喊著“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時候很藍,水很清,河裏能摸蝦捉鱉,放學要挑草喂豬,那時候隻知道學習會被老人罵沒出息,連地都不會種,那時候抬頭都是藍白雲……那時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那時候有門手藝就不怕沒飯吃,那時候上學隻要兩塊錢,那時候的人十幾歲就得出來打工,那時候城裏是所有人夢想的堂……
林正祥喜歡聽老人們的故事,他覺得這些故事有一股濃濃的年代感,就好像時候夏在家門口乘涼,聽著爺爺講田螺姑娘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聽多少個夏夜都不會覺得厭,夏夜裏有青蛙和嬋兒伴奏,有星星照亮夜空,切半個西瓜,你一勺我一勺,一家人在一起聊著一些已經想不起來的話題,那時候的西瓜隻要兩毛錢一斤。。
林正祥坐在電腦前,已經發呆好一會兒了,何晶晶過來拍拍他,林正祥突然一驚,回過神來,“想什麼呢,這麼入神,喊了你好久了都沒反應,幫我看看這個表格怎麼做?”何晶晶的話把林正祥拉回了現實。林正祥幫何晶晶看了看,指出了幾個問題和對應的eel的功能使用,這個問題就算解決了。
林正祥心裏暖暖的,好久都沒回想起時候的這些事了,林正祥的心好像一下子平靜下來,他知道自己喜歡這樣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