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後後累計下來,薑峰已經花了半年時間在這五百裏路程上了,不過以薑峰現在的速度而言,如果沒碰到危險的話,他大概半年時間就可以從容到達那許久向往的師門,這中間還有充足的時間結餘,不過呢能早點到應該早點修仙,在這凡人的地界混,一不心就被這奸商坑死,得不償失了。
薑峰自從這次大難以後,想了很多,他那報仇的心思已經淡了不少,現在他有了把寶劍,那把寶刀其實也不太重要了,而且那寶刀才值二百兩,他這把劍值三百兩,東西還好了不少。少兒的輕狂之心少了很多。
想通了這一點,薑峰也不再執著於報仇了,他現下癡迷在提煉各種材料上,因為《太陰山河誌》裏麵有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基本功,那就是提純材料可以製作出更加精美的各種工具,薑峰自就喜歡製作各種各樣的工具,這是他的嗜好,他也是因為修仙者能夠點石成金,翻雲覆雨,才勵誌修仙的,因此薑峰決心學會這凡間的器物提純技術,然後以高超的技術製作出自己滿意的工具。
《太陰山河誌》裏邊講到,高溫時熔煉金屬土石的必備工具,而純水則是溶解水溶性物質的最好媒介,同時也是反複淬煉金石的冷卻劑,另外溶解金屬液體的模具,擊打金屬的鐵錘,器物的磨平打光,金屬性質的糅合,比如軟、硬、脆、粘、耐溫、耐寒、導熱、導電(雷電)等,隻要搭配得體,就可製作出一樣合金材料,從而可以實現各種綜合性效果,這樣可以代替人身作用於自然萬物。
山河誌終究不是專業的製造總集,對於那些前人總結的特殊規律並沒能一一記錄,好在這山河誌能列出造物總綱,比起薑峰的兩眼懵逼,還是要好太多了。
薑峰手頭還有二十兩黃金,一兩黃金買了一個八十斤的大鐵錘,花了十兩買了點金礦石以及一些高燃的木材,然後就照著《太陰山河誌》裏的一般方法學習著提純黃金,結果學起來還真費勁,學不會,重複了十幾次都是如此,索性薑峰就提煉其他幾種便宜的玉石礦,依然如此,這就應該有個共同的原因了,要麼就是溫度低了,要麼就是方法不對,於是薑峰去一個冶煉鋪請教了一番,又交了五兩的學費,總算是知道了原因,那就是高溫火還沒有強到溶解金石的能力,必須要更加高溫的材質的火焰,才有效果,而他那店鋪就有,不過那火焰非常貴,一般人沒法買。
知道了原因,薑峰也不糾結這些了,他想練習製作自己專屬裝備算是泡湯了,收了收心,薑峰放棄了去學習那些以現在能力無法辦成的事情,他有了寶劍,可以一路披荊斬棘快速拜入仙門,學到了仙術以後,什麼高溫火焰沒有,什麼材質不能提純,還在乎這點凡人的技藝,真是本末倒置了,浪費時間。
其實薑峰是想在去師門之前,多多認識一下凡間的各種生活基礎,為以後入了師門不食人間煙火而做好心理準備的,他無聊的的時候可以多多看看那些繽紛多彩的事情。畢竟還是7歲的少年難免相法幼稚了些,不過,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下,薑峰確定的自己今後的道路,那就是直奔師門,勤學苦練,定要修成逍遙自在的神仙。
收好那些心思,薑峰就立馬整理行裝,他現在已經換好了正常獵人的服裝,這樣他就花光了身上的錢,顯得格外輕鬆。他的心思就像離弦的箭矢,直奔猨翼山而去,然後繼續經過了杻陽山、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櫃山、長右山、堯光山、羽山、瞿父山、句餘山這十二座山,他一路狂奔,連夜趕路,累了就用龜息功休息,休息好就繼續趕路,終於來到了太淵門的所在山峰——句餘山。是一座山,其實這裏無草木,多黃金美玉,太淵門就在山間一處峽穀裏麵,穀中雲霧繚繞,玉石為地。薑峰幸巧是登雲縱大成,可以連連飛縱,這峽穀的寬度非常之大,花了一個多時辰,薑峰才找到太淵門的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