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傳承,修行分為四個大境界,是為春生、夏芒、秋肅、冬藏。因為生靈所開辟的修行道法多數源於自然,故其名稱也與自然界的四季相近。此四大境界又各自有細分,在春生境中細分為開蒙境、葫修境、列元境、雕花境、去葫境、鼎境。此六個境界又細分為初期、中期、後期及圓滿。對於修行者來達到春生境界的人最為廣博,畢竟修行乃是從春生萌發,不過修行愈加深入,隨之而來的困難險阻也愈加深厚。雖修行所能達到的高度與賦、機遇、處境息息相關,但每個境界始終是險難關,非智謀之士、英傑之儔而不可逾越。故至於夏芒、秋肅、冬藏,後三大境界當中的細分卻是鮮有人知,本書暫不詳述……
地昆時代,初始的修行道法早已被取代,至今已然被舍棄。當今流行的修行道法多為獨創及改良之後的簡易之法,也有少部分是為外界傳入。兩相混合,早已分不清內部創造還外界傳入,總之適合就行。不過修行道法經過長年累月的打磨,普世的修行道法被稱為“常道”,可惜的是此法隻能修行至葫修境界,但也足夠滿足普通人所需。葫修境及之後一般都能獲得不錯的道法,畢竟能夠破入葫修之人豈是默默無聞的泛泛之輩。
地昆時代發展五千年之機,生靈們又相互爆發了一場大戰,究其緣由仍舊在於修行一事。此事對於修行界確實是一件具有劃時代的大事——部分修者創造出了發揮元極更大威力的術或者絕學。這是一種極大發揮靈宮內元極的獨特方法,使的修者實力極大地發揮。這部分修者的命運如同人靈一樣,他們的創造被所有生靈分享了。時至今日,各類術和絕學五花八門、優劣同存。
看完整本書,克南自嘲一笑,修行果真勢非智謀之士、英傑之儔所能成就。而自己能嗎,心裏打鼓,但是想起父親,不由得信心堅定。這世界不僅有繁華綠葉,還有更多離奇變幻,總有使自己踏入修行的方法。。
忽而又翻看修行誌的最後一頁,似乎忽略了什麼。隻見在最後落筆的是“相山學府著”,克南疑惑,難道父親跟相山學府有牽連,想來至少有交集。克南也略為聽相山學府,那是南郡首屈一指的學府,南郡最優秀的修者幾近都是出自於此。據那裏猶如仙境,遍山靈獸,修者雲集,是每一個南郡修者做夢都想加入的地方。不過其挑選弟子的門檻也頗高,非賦高超之人,幾近無望。因此各大勢力削尖了腦袋都想把自家子弟送進去。克南暗想著也要去相山學府瞧瞧,其中必然能為自己解開一些疑惑。
克南環視四周,往東邊望去,竟還有一座矮房子完好,那是自己的廚房。自己心有所偏,所以把它忽略了,不慌不忙走過去。但見土灶上大鍋蓋著,打開一看,蒸汽騰起,一碗香噴噴的蘑菇燉五花肉還在鍋中,不禁食味大動。之前野果隻是吃了個半飽,又發生這麼多,肚中存貨已然不多,竟三兩下就把整碗美食囫圇吞下。吃飽了便坐在灶頭的一張矮石凳上,又胡思亂想起來,不不自覺往後靠去,卻忽然摔倒,暗罵自己竟然忘記了背後的靠背前幾日壞掉了,自己一直沒有去修。過往可從來沒忘記過。手中的陶碗也摔的四分五裂,矮石凳更是圓溜溜地滾出去,直撞在土牆上。克南微愣,起身把它搬回原地,使力抬起,沉沉的重量把手臂拉的直直的,真沒想到這方石凳竟也這般重,行走晃動之間忽而聽見“嘟嘟嘟”的摩擦之聲。克南感到奇怪,仔細察看,這張石凳下半部分竟然輕微旋轉。暗思自己坐他它那麼多年,可從來沒有發現內中玄機,不知當中藏著什麼。用力撥動,快速旋轉,像是可以打開。心中頓時期待起來,隻聽“哐當”聲響起,石凳分作兩半。搬起查看,裏麵果然是空心的,當中竟真有三樣物件,大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