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反複無常,到了五月底也沒入夏。
冷空氣影響著盆地的氣溫,立夏後雨水就沒斷過,最低時氣溫不到十度,還刮著狂風。
今年是厄爾尼諾年,受它影響,南方城市氣溫普遍偏低,眼看馬上六月,街上竟還有人穿著羽絨服來抵禦寒冷,上了新聞頭條,被戲稱為“這條街最暖的仔”。
海拔再高一點的地方,空飄著雪花,六月飛雪倒也是一種難見的景觀,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太陽黑子的減少,波動著地球的氣候,這是行星繞著恒星公轉的悲哀。行星本身並不發光發熱,靠著恒星的輻射來汲取熱量,然後行星上麵的植物靠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呼出氧氣以供動物使用,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態係統。
試想一下,太陽輻射減,地球吸收的熱量沒有汲取夠,大氣層加厚,氣溫下降,冰期到來,空氣中的氧氣減少,植物大量死去,動物因為缺少食物而慢慢滅絕。人類或經曆第五次冰川時代,這是個災難!
冰川時代意味著滅絕,動物大滅絕,人類能否挺過這個時期,還未可知。
太陽係不過是銀河中不起眼的一個星係,我們不知道宇宙中是否還存在生命星係,也不知道地外生命是否稱呼恒星為“太陽”,但在太陽係中太陽這顆恒星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顯得至關重要,這關乎地球上生命的生死。
但這些與你我無關,我們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近幾年氣似乎更加反複無常,雨水總是很多,大家還在抱怨“什麼時候盆地也有了梅雨季節?”
水汽在空凝聚,彙成厚厚的雲層,水汽不斷的凝聚,讓雲層看起來烏黑陰霾,到了某個臨界點,這些水氣成了水滴從高空墜落,灑在大地,彙成洪流衝刷著世間一切汙穢和塵埃。
在風的作用下,變成了急雨和暴雨。
雨滴打在臉上並不疼,隻是冰涼的觸感讓人渾身起了雞皮疙瘩,要是走在外麵不幸沒帶雨具,不消一分鍾渾身就濕透。濕漉的衣物貼在肌膚上帶來的感官,讓人發狂。這種厭惡,大抵是我們的祖先從海裏爬上岸那時起,我們就不喜歡肌膚沾滿水的緣故。
大家都喜歡幹淨爽利,連帶著可能是最幹淨的雨滴也嫌棄起來,抱怨著老爺怎麼下雨?
人總是貪得無厭,晴的時候熱得受不了想下雨,下雨了又覺得冷和泥濘,真難伺候!可老爺才不會因為人的抱怨而改變,它壓根從來沒在乎過渺的人類的祈禱,酷日連連,陰雨綿綿!
作為地球上唯一智慧生命的存在,邁入科技社會不過短短兩百年,人類卻能改變氣,這是多麼不可思議?人工降雨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傑作,但人們分辨不出人工降雨和自然降雨的區別,隻認為是自己的禱告起了作用,繼而感謝上。
然而,人類隻能影響氣,卻改變不了氣候,就像無邊戈壁不能時長下大雨一樣,人類可控的地方很少!
每個搞通信維護的人對於夏都有種厭惡和畏懼,因為夏不止有高溫還有暴雨,而這些都意味著通信故障。
雷雨氣,基站設備最容易被閃電打壞,出現斷站、沒有信號等問題。而暴雨引發的山洪和漂雨導致的設備進水斷路、外市電線路衝斷更是數不勝數。
高溫氣,設備運行要發熱,而高溫氣導致熱量久久不能散去,設備閃斷,沒了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