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胡赤兒倒也是言而有信,收了錢之後,第二就前去牛輔麵前起了賈詡的壞話。
“將軍,那主薄賈詡自從僥幸識破敵軍賊計之後,一日比一日猖狂,方才末將過來之際,竟聽到他不屑的對左右,將軍你不過是庸人匹夫耳,要是換他賈詡做到將軍您這個位置,他一定做得比您出色十倍!”
牛輔聞言皺起了眉頭,狐疑道:“什麼?你確定嗎?文和昨日才與我舉杯共飲,相談甚歡。赤兒,你不會是因為文和立了功而嫉妒他吧?”
“怎麼可能?”這話一出,胡赤兒頓時像是受到了奇恥大辱,“將軍,我胡赤兒是什麼人您還不清楚嗎?若是那賈詡未曾出此狂妄之言,我又何必跑來將軍麵前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那賈詡不過是讀過幾卷破書,結交了一些沽名釣譽的所謂“名士”罷了,竟整自命清高,不屑與我等為伍!將軍,此人看不起我等兄弟已不是一兩了!我等堂堂七尺男兒,豈能無故受辱?”
“他若是隻辱及我等也就罷了,可這廝現在仗著有些軍功,竟然膨脹到連將軍您都不放在眼裏了!此人毫不顧念將軍對他的提攜之情,伯樂之恩,一有功績便心比高,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可見其品性!”
“要我,他就是個忘恩負義之徒!根本不值得將軍這麼大力的提攜和栽培!”
這“苦口婆心”的一番話下來,牛輔心中也是微微一動,不由得思考了起來。
要賈詡這人,哪裏都好,聰慧、機變、識時務,堪稱“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就是有一個毛病!
一個文人、世家子都有的通病。
那就是“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所致,東漢時期,世家子大都是不屑於和寒門來往的,也看不起寒門。
所以這“胡赤兒”的沒錯,賈詡確實是看不起他們這些又蠢又貪婪的武夫。
就連身為中郎將的“牛輔”,在內心中,賈詡也是有些瞧不起他的。
畢竟賈詡現在雖然隻是一個的主薄,但其出自武威賈氏,這一門有三人曾位列九卿,家族的榮譽和沉澱自是不必多。
而牛輔雖然身為河東太守董卓帳下中郎將,論官職比賈詡大了不止一階,但其出自寒門,文化素質低下,不通權謀,不識兵法。
僅僅是靠著自己俊美的長相和威猛的身軀博得了董卓的好感,成為了董卓之婿,這才借勢爬到了中郎將的位置。
這種沒有任何本事的“白臉”,你讓賈詡怎麼尊敬的起來?
當然,雖然內心裏看不起牛輔,但是賈詡的表麵功夫還是做得很足的,至少在牛輔麵前,他一直是謹言慎行,以禮待之,未曾有絲毫逾越。
所以,這胡赤兒其實是在胡八道,隻不過歪打正著了而已。
但是牛輔不這麼想啊,此人生性懦弱,多疑善變,否則在正史上也不至於因為害怕“兵變”而拋棄了董卓手下第一精銳部隊,隻身逃跑,從而被幾個匹夫生擒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