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奇葩教規(1 / 2)

柳雲集和張梁二人繞過圍欄,掀開珠簾,走入正庭。

一名身著灰色麻衣、頭發束於頂上的壯年男人見到兩人,忙是恭敬地彎腰道:“大醫,二醫!道主已在等了。”

張梁隨意的揮了揮手,道:“好,你先下去吧。”

“是。”

打發走了這哥們,張梁推開房門,和柳雲集二人陸續走了進去。

陡然進入到了晦暗沒有一絲光亮的室內,柳雲集的眼睛一時間有些不太適應,待他的瞳孔調節過來,隻見屋內的主座上,坐著一位麵色白淨、氣質儒雅的中年男人,男人穿著一件黑色的錦袍,左手握著一把鵝毛羽扇,正緩緩的搖著。

能見到他們二人而不起身,並且坐在主位上,這位中年男人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

張角!

不知怎得,柳雲集的腦海中突然蹦出了葛洪所編撰的《抱樸子》裏的一段話:曩者張角,招集奸黨,稱合逆亂,欺誘百姓,以規財利,錢帛山積,富逾王公,縱肆奢淫,侈服玉食,姬妾盈室,管弦成列。

聞人不如一見,柳雲集現在覺得,這段話的描寫是對的。

以麵前坐著的這位中年男人的氣質來看,怎麼也算不上是神婆巫漢吧?

不僅算不上神婆巫漢,反而倒像是世家大族才能培育出的翩翩公子。

衣著考究,氣質超群,從容不迫,雲淡風輕。

後世的統治者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專權統治,不惜大肆耗費錢糧筆墨,將張角打成了一個神經病一般的巫漢形象。

這也太搞笑了吧?

而且史書裏還記載,張角是“農民起義”的領袖!

嗬嗬!

如今是東漢末年,無論是朝堂還是地方,都是由世家門閥所掌控。

如果沒有豪族、知識分子們肯跟隨張角起事,就憑張角手下那點兒農民,怎能掀得起黃巾起義的浪潮?而且還差點將東漢王朝這艘巨輪掀翻!

正當柳雲集腦海裏胡思亂想著的時候,主位上的張角已然揮著羽扇站了起來,道:“二弟,三弟。”

張梁率先行了一禮,恭敬道:“大哥。”

柳雲集則是依著張梁的動作照葫蘆畫瓢的行了一禮,附和道:“大哥。”

“我們兄弟之間無須多禮,”張角擺了擺手,“有件事情我不知該如何處置,所以才請你們二人過來議事。”

“敢問大哥是何事?”張梁依舊是那麼虎了吧唧,直接問道。

而柳雲集雖然沒有話,但也是向張角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張角歎了口氣,道:“負責在常山王國傳教的渠帥吳能在傳教期間,奸**女、草菅人命,屢犯我太平道禁令,我想要降罪於他,可是他卻連夜上表,稱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且正星夜兼程前往巨鹿,欲當麵伏地向我請罪,你們,我欲如何?”

沒等柳雲集開口,張梁率先發聲了:“大哥,既然吳能這子已經有了悔悟之心,那我們也不必再降罪於他,這樣做不僅暗合我太平道的教義,也能體現出大哥仁義的胸懷。”

聽到張梁的話,柳雲集不禁翻了個白眼兒。

他從史書上得知,太平道是個非常奇葩的宗教,有一條教規是這樣寫的:凡太平道成員及其信徒,若犯有過失,隻要跪拜在首領,也就是張角麵前,承認錯誤,保證不再犯,便給以寬恕。

這是什麼鬼教規?

有些的、無心的過失可以寬恕,像這個吳能,知法犯法、屢教不改,這種人,為什麼要寬恕他?

柳雲集現在總算是知道為啥聲勢如此浩大、席卷整個下的黃巾起義竟然不到十個月就被腐朽異常的漢王朝給鎮壓下去了。

有這種奇葩教規,犯了禁令跪下承認錯誤就可以被赦免,嗬嗬,你不被鎮壓誰被鎮壓?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

自己頒布的禁令,手下竟然都不遵守。

紀律呢?規矩呢?這麼一隻散漫異常的隊伍,還妄想推翻傳世已有四百餘年的大漢王朝不成?

一想到此,柳雲集出聲道:“我倒覺得,應該將這個“吳能”就地正法,以儆效尤!這樣做一來可以維護我們太平道的律令威嚴,二來可以樹立大哥在這些渠帥和教眾們之間的威望和統信力。”

“大哥,我們既然要起事,要推翻這腐朽的漢王朝,那最起碼也應該做到紀律嚴明、令行禁止才對,怎能將禁令等同於兒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