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地,精妙神奇。廣袤無垠,眾生芸芸。其實冬去春來後,這世上的恩恩怨怨,也就似飛揚的塵土,消失不見。

茯苓神州,淮安山下。

正是春,各家各戶趕忙著下田插秧。馮壽今年六十有餘,弓腰駝背,鬢白骨幹,重活計幹不動了,還閑不住,欠著老牛一頭,到淮安山上放,家中有個六歲童孫,跟著馮壽上山,這東西活潑得很,東竄西跳,上蹦下跳。累了,滿額頭大汗,靠在爺爺懷裏,吵著讓爺爺講故事。

馮壽“嘿嘿”一笑,想他當年年輕氣盛,心懷修仙夢想拜入仙門,腳踏三山五嶽,悠悠十個春秋,也未尋得仙人。不過,眼界見識大有增益,回到家鄉,每每農作休息時,談論地,滔滔不絕。久而久之,倒有了“講書先生”的美稱。

馮壽替孫兒馮春寶擦了擦額頭大汗,粗糙的手拉著馮春寶白嫩手:“孫兒知道為什麼我們淮安村農田不多,人口眾多,卻每家每戶年年有餘糧?”

“因為、因為山裏麵住著仙人。”馮春寶水靈的眼珠子一動,指著身後的淮安山。

“不錯。據,在這高聳山中,雲霧繚繞之地,有一山莊,住著仙人,日日彈琴,以琴聲與日月星辰,花草樹木交談。”老頭馮壽捋著他的山羊胡須,歇了一口氣,有沉沉道:“凡是聽到琴聲之人,身上帶疾病者,聞其琴聲後則身體無恙,無病疾者,聽聞琴聲後延年益壽,強身健體。所以淮南村鮮有病逝者,大多長壽。那著飛禽走獸,聽聞野大有益處。而山下農田裏的水稻聽了琴聲,秋收高產,自有美容養顏之功效。”

“可神奇的事,雖偶爾半夜聽聞悠悠琴聲,但上山尋找卻不見蹤影。真是仙術神秘。”

孩童聽得入迷,老頭的動聽。殊不知,修仙之路坎坎坷坷如不能修成正果,反倒不如凡人。

三界陰間。

接引童子淚河山上,後麵跟著一個東張西望的靈魂。

“凡人,你還有何不舍之事?”童子問。這兩位童子身材矮,白發童顏,聲音渾厚甚是奇怪。“一花一世界,皆是凡塵。一人一輪回,不過喜悲。”

左邊的童子拂塵一甩,走進兩步。他:“你生善根,不曾見得這陰間飽受輪回之苦之人,此時就隨我們見個人。”

“有勞兩位尊者帶路。”陸梅莊道。兩位童子對視一眼,隻見右邊的童子長歎一聲,左邊童子搖了搖頭都往前走了。

這橋寬長,一眼看不到邊。兩位接引童子越走越快,任憑陸梅莊如何也追趕不上。橋上大霧彌漫,頓時兩位童子就消失在橋上。

不過多時,這淚河搖地動,淚河河麵波濤洶湧,翻起的巨浪撞擊著淚河橋,陸梅莊見情況不妙,撒腿就跑,不過還沒跑出來,“轟”的一聲常常的淚河橋竟支離破碎的掉入河中。

陸梅莊落入河中,誤食淚河水,不料河水苦澀辛酸,喝下甚是難受。這時隻覺四肢越來越沉,陸梅莊誤食淚河水後,神誌不清。低頭一看,四肢上爬滿了無麵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