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張國境,知多半島根部,有一個名為大高的鬆杉參的古寂村落。
以前大高村是麵朝鳴海淺灘的漁村,到了戰國中期,由於織田家在領地內進行填海造田,大高村也就從漁村變成遠離潮汐的農村了。若是爬上村裏的土丘,透過稀疏的鬆枝仍可以看的到遠處碧綠的伊勢海。
這是個平凡普通的村落,但村子的守護神社是延喜年間建造而成的傳統廟宇,也印證了這裏曆史悠久。
神社的名字,美夜姬神社。
如名所示,神主正是這片古老土地上人們世代相傳的傳奇女子---美夜姬。美夜姬是當地酋長稻種的妹妹,實是個出色的美人。相傳大和國的日本武尊征伐東夷,途徑此地時,一眼便被美夜姬的絕世容顏攝走了魂魄,一連數日武尊荒廢軍務竟與美夜姬廝守起來。
一代豪傑與絕色美人的風雲際會,不免雷勾動地火,雲雨纏綿數夜不斷。舉世無匹的孽緣,竟使得這位名不見經傳的美夜姬進入了正史古事記的記載,留名千古,且被後世崇奉為神明,享受世代香火。
釋語雲:諸法因緣滅,諸法因緣生。
美夜姬的奇聞異事,和我們接下來將要展開的物語,有著某種象征性的關係,所以先追溯一番,以便引起下文。
………………………
戰國時代的大高村裏,有一個枯瘦如柴名叫彌助的農夫。他,麵容醜陋,身無長技。靠耕種僅有的薄田和打短工艱難謀生。結發妻子死了七八年,孤寂的彌助一直在物色尋覓可以排遣寂寞的女人。窮鄉僻壤,鮮見風韻少婦,但也經常有四處遊走的行腳商人到訪這裏。這些行腳商人,平日裏除了賣貨,有時也充當月老為這裏的鰥夫寡婦些姻緣,賺幾筆外快。
某日,黃昏。
大高村社的門樓下,一群正在閑聊的人。
“聽了沒,中村裏有個絕色美女,風姿綽約。可惜前幾月男人被折騰死了…!”行腳商人到此,一群圍觀的人都豎起了耳朵,想聽接下來那女人的風月寶鑒。看到眾人渴望的眼神,行腳商人暗自開心起來,用高亢的音調道:“如此曼妙的女子,可惜從此獨守空閨嘍!又沒有一男半女的……唉,真可惜”!
話音未落,聽的入神的彌助立即從腰間的布囊裏拿出幾個鐫刻有永樂通寶字樣的略略有些鏽蝕的銅板,塞到行腳商人手裏。
行腳商人推脫了幾次,見彌助如此熱情,便看似難為情地收下了這幾十個銅板。央求道:快!把她介紹給我,事成之後當重謝。彌助一副焦渴急切的眼神望著行腳商人。
行腳商人看了眼彌助,不急不慢的張口道:“這事情嘛,倒不難辦…………。”然後,談笑中二人相定了時辰日子。
可是等見到日思夜盼的女人那一瞬間,彌助滿臉的欣喜卻化作了哭喪臉,心裏懊惱自己前幾日裏鬼迷了心竅,上了行腳商人的當。那女的叫阿智,生的奇醜無比,瞥一眼就能讓人愛欲大減。
然塞翁失馬,禍福焉知。
令他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個令他懊惱的醜女人,日後竟會讓出身草芥的他一躍成為擁有十萬石俸祿的一方大名,而這個醜女人也會成為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的正妻——瑞龍院日秀夫人。
邊鄙野人無力舉辦公卿貴族那樣奢華的婚禮,中產之家或可張羅一頓雞鴨魚肉的酒席,貧苦農民的話,恐怕連桌椅板凳都置辦不起,就別提什麼八抬大轎的婚宴了。雖然貧窮,但人們對於幸福的向往是不分貴賤與富有的。很快彌助要成親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村落,全村都被這喜氣洋洋的氣氛籠罩。親戚近鄰們興高采烈地在彌足居住的草房前,架起了高高的柴堆。等到夜幕降臨,大地一片漆黑。前來賀喜的人們,繞著熊熊燃燒的篝火,盡情地舞蹈歡歌,為新郎新娘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婚家也拿出早已備好的像醋一樣的酒水招待這些前來祝賀的親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