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遺珠的桑海,自從殘商起此地就盛產明珠,甲於天下,還由此而生一個特殊的職業,名叫采珠人,頗為傳奇,與天南的蒼洱南北呼應,皆以盛產珍珠玉器等物名揚天下,珠有高下優劣,但是一樣的繁華富足。
不過現在的桑海已經不是大甘的疆土了,草海議和,朝中無人敢爭,便將桑海拱手讓人,和桑海一道的還有牧州和渤海郡,這是最初相柳兒必爭的三州之地,沒料想大甘朝廷賠一送一,還白白送了一個相柳兒本不打算要的雁沉州。
說實話,李落和雲無雁是真的想把雁沉州奪回來,巧的是相柳兒其實也不怎麼想要雁沉州,一個想要,一個想送,隻是不好交易,落得如今尷尬的境地。在雁沉州,草海駐軍不過萬餘之眾,做做樣子而已,主要的目的是壓製州境之中揭竿而反的大甘百姓和江湖勢力,如果一旦掖涼州的牧天狼越過折江,揮軍東進,留守雁沉州的草海守軍拍拍屁股就會走人,駐守之前相柳兒說的很清楚了,隻是不管雁沉州防備再是鬆散,李落與牧天狼再怎麼想奪回雁沉州,大甘朝廷不敢啊,萬隆帝親自連下三道聖旨,就是要牧天狼切莫與草海再生戰端,以和為貴,隻差派人守在折江江麵上,不是擔心草海鐵騎禍害北府諸州,而是害怕李落意氣用事,縱兵毀了好不容易求來的太平。這樣一來,相柳兒其實挺為難的,有心送還雁沉州,大甘朝廷不敢要不說,恐怕又得有人嚼舌根,說自己和李落有私心私情了。
這些不提也罷,隻是眼下的桑海已經是草海的地界,行事斷然不如在大甘諸府來的方便。
在掖涼州見過雲無雁之後李落率帳下高手折返桑海一行,心係穀梁淚安危,李落實難安心,至於卓城,且由著他們去爭吧。李落遙望卓城的方向,心裏默默念道:太後奶奶,且等孫兒幾日,晚些我再去祭拜你。
桑海州有一片內海,廣袤無邊,而在海之畔,比海更廣袤的是一片桑田,桑樹之多,數是數不清了,所以在桑海除了采珠之外,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營生,那就是桑蠶布。桑海的織娘就像海裏的珠子,多是其一,其二是連綿不絕,已經是一個久遠的傳承了,遠比大甘立國要早的多。在桑海,女人可以不會采珠,但卻不能不會織布。與天南繡鄉相比,桑海的桑蠶布質地更結實些,不如天南的柔軟,不過更經用。慢慢的,布也分了南北,天南繡鄉的布以華麗細膩為勝,多在富貴之家,而桑海的布結實耐磨,大多是窮苦人家才用得起的頂好的布匹,隻是因為這樣,倒叫那些個不知民生疾苦的文人騷客看低了桑海的桑蠶布,以為難登富貴之堂,多有輕視,名聲也就稍遜桑海珠子一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