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三種可能(2 / 2)

群臣議論紛紛,太師狄傑輕咳一聲,沉吟道:“草海議和,這背後會不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長明宮中除了李落,沒有人知道相柳兒議和的真實原因,不過這個原因眼下卻還說不得。

“草海諸部突然議和,無怪乎兩個因由,第一是草海諸部內有隱患,北府之爭已無力久持;其二就是他們有一件比南侵北府更重要的事,讓草海諸部不得不另做打算。”

“應該還有第三種可能。”門下省上卿吳忠賢躬身一禮,微微帶點喜滋滋的神色接道。

“哦,還有第三種因由?吳卿,你說說看。”

“啟稟皇上,微臣愚見,北府有親王千歲籌謀在前,大耗了草海聯軍的兵力,後有九殿下揮軍圍剿,都在皇上天威庇護之下,想來草海犯邊敵兵也得不了什麼便宜,當初南下的時候隻是借了一口蠻力,後力不繼,這個時候怕是由不得他們不議和了。”吳忠賢恭恭敬敬的一本正經說著,萬隆帝很是受用,開懷大笑,殿中諸臣大都陪著笑,紛紛附和,不過想來隻有龍椅上的萬隆帝才笑的真心實意。

“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如何,都說出來讓朕聽聽。”

“啟稟聖上,這北府戰局眼下還有膠著,草海突然提出議和,恐草海異族居心叵測,依微臣之見還需多留幾分餘地,北府鄞州幽州不可掉以輕心,免得被草海兵將所趁。”新任少師陸遊夏沉聲說道。

李落看了一眼這位新晉九卿之首的少師陸遊夏,此人名聲不顯,曾外放徽州等地做過知州,在位之時口碑不好不壞,不高不低,沒有大惡,也沒有大善,一如顧陸兩家的存身之道,中庸。

陸遊夏才剛進卓城不久,根基不深,雖有顧陸兩家在後麵撐腰,但畢竟是外來的,短時間內還沒有足夠的威望坐穩少師的位子。

果然,陸遊夏話音剛落,就有數位朝臣出言反駁,其中以吳忠賢最是激進,沒說幾句就隱晦提點到陸遊夏是說天威庇護難及北地的意思,惹得萬隆帝很是不喜,臉色也陰沉起來。

陸遊夏吃了一驚,連忙補救,李落冷眼旁觀,不在卓城身臨其境就不知道這朝堂背後的權利紛爭,顧陸兩家先有司馬顧憐影,又有少師陸遊夏,九卿其二皆在一家之中,不過再瞧著朝堂上的模樣,隻怕後宮那位貴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好了,別說了。”萬隆帝一揮手,群臣噤聲,萬隆帝看著默不做聲的李落和聲問道,“玄樓,你剛從北府回來,朕想聽你說。”

“草海議和,對大甘而言無非就是兩個選擇,答應和不答應,答應便議和,不答應那就再戰,除此之外再沒有第三個選擇。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