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為清聖濁賢,此酒源自前朝,已有數百年的曆史。殘商末年因饑荒嚴禁百姓釀酒,飲者諱言酒,故將酒之清者稱為聖,濁者稱為賢,如今聽起來有些小雅,不過在當年要是稍有不慎,那可就是掉腦袋的大罪。
壺觴州排得上字號的好酒有十四種,那些沒有名氣或者小有名氣的酒更加多不勝數,雖說到不了家家戶戶都釀酒的地步,但也相去不遠了。當然這大甘五府也不是說除了壺觴州就沒有別的地方出產美酒,其他州境自然也有佳釀,隻是不如壺觴州這樣以酒聞名於世。譬如鏡州就有一種美酒叫做明水,醇香冠絕天下,也是百中無一的酒中佳品。
壺觴州釀酒的人多,傳承自然也就不少,大甘百年,有壺觴一盞家萬裏,壇喉躍馬白弓池一說,這其中白弓池就是壺觴以酒成名的三大世家。白家居首,弓池次之,除了天祿和清聖濁賢,餘下的一十二種名酒皆是出自這三門名家之手,其中白家獨占其五,青州從事自不必說,歡伯、白墮、黃封和屠蘇亦是白家的不傳之秘,天下聞名。
走在儀狄城的巷子裏,不時就能聞到酒香,轉過一道街角,便能聞到不一樣的味道,有純,有烈,有綿長,有圓潤,亦有辛辣,直叫人不曾喝上一杯,就已經醉在了這方天地之中。
李落不喜飲酒,不過酒量還算好,不說千杯不倒,但若想不醉,倒也能喝上幾壇。
閑庭信步,分辨著酒香,若有新奇的酒香味道,李落便駐足品上一番,不過沒有進去嚐一嚐的打算,可惜翟廖語未曾同行,要不然必定樂不可支,流連忘返。
走著走著,忽然前麵的街上傳來一陣嘈雜聲,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好似有人在爭論什麼。李落本欲轉頭,隨即一想,反正此刻的自己隻是一介閑人,閑人當然愛看熱鬧,就順著爭論聲走了過去。
到了近處一看,一群人圍在一座酒樓前指指點點,樓門口一名女子雙手叉著腰,橫眉冷對,門前站著三名男子,衣冠錦然,正對著女子嗬斥著什麼,就見女子連連冷笑,卻沒有分毫退讓的意思。
李落湊過去聽了幾句,再加上身旁有人議論,大約明白了幾分,原是這酒樓裏賣的是白家的屠蘇酒,引得城中酒行不滿,隔三差五的上門找麻煩,碰巧今個又讓李落撞見了一回。
“你一個婦道人家,不好好恪守本分,整日裏搔首弄姿,成何體統?”一個衣冠楚楚的男子大聲嗬斥道。
女子冷笑一聲,道:“我賣我的酒,關你屁事!偌大一個儀狄城,你賣得酒,難道老娘就賣不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