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一九八二年農曆六月,正是盛夏,黃河兩岸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棵棵都懷上了“娃娃”。高粱被曬紅了臉,一群麻雀“喳喳”地叫著,恐懼地望著紮在高粱秸上的稻草人,成群結隊地盤旋在上空。黃豆已從根到梢密密麻麻地掛起了毛茸茸、肥嘟嘟的“毛豆兒”。沿堤口向外望去,不遠處是一片花生地,茂密的葉子綠得正濃,沉甸甸的果實被牢牢地固定在黃土堆裏,一切都預示著豐收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來……

然而,不遠處那個從羊腸小道上走來的高個兒青年,他的心裏卻是一片荒蕪——今年,他高考落榜了。

有人認識他,他是柳蔭公社三合村農民趙滿囤老漢的兒子,他叫趙金元。

趙金元低頭慢慢走著,他覺得自己就像路旁的那片無人收割的秕稻穀一樣,蔫頭耷腦地隻剩下了一片迷迷茫茫的悲哀。

三年高中生活如夢境一般交替在他眼前閃過,其間,他哭過、笑過、努力過,愛過。而今,他空手而還,隻有曾經的耕耘卻沒有收獲。他就像一名被打敗的士兵,那種活生生被擊潰的悲涼油然而生。

然而,他真的就如那不被收割的秕稻穀,隻剩下純粹的一片悲哀了麼?

不,他至少懂得了愛情。

是的,愛情......

一想到愛情,他的心掠過一絲甜蜜,幾乎同時,那個叫杜美美的鄰村女同學也驀地掠過他的心頭,青年的臉上露出幾許憧憬。

幾乎同時,他又想起了父親的不易。

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而且自幼命苦,三歲上沒了爹,九歲又沒有了娘,一個人苦爭苦熬到三十多歲還沒能娶上個媳婦兒,好容易在38歲上娶到了娘,可是,沒過幾年她卻又狠心地棄他們而去,那年,趙金元隻有三歲半,妹妹金香才隻有9個月大......

父親又當爹又當娘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妹倆拉扯大,他汗珠子摔八瓣兒在土地上刨挖,勉強地養活著這一家三口。

父親除了種地,每年一到春夏就要到樹林裏去打柳條兒。他把柳條兒編成大大小小的柳條筐,有時候還要把那些細一點的柳條兒去掉皮,這樣編出來的小筐筐又光滑又精細。父親把那些大大小小的柳筐拿到集市上去賣,換幾個錢來供他和妹妹上學。他老人家夜裏一熬就是大半夜。冬天裏,地裏活路少,他一有空就要去撿廢品。父親一生就是這麼永不停歇地幹活,他的那雙手除了布滿了老繭以外,一到冬天還會裂出一道道血口口來,令人觸目驚心。

父親撿廢品總是到很遠的地方,從來不到他和妹妹上學的學校附近去,盡管那裏的廢紙屑要比別處多一些。他知道那是爹怕他和妹妹在同學麵前丟麵子。

父親的卑微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酸處,他暗暗發誓,長大以後一定要出人頭地,讓父親過上好日子。他還要幫父親供妹妹讀高中、上大學,讓父親和這個家在村子裏抬起頭來過活。

可這一切都隨著他自己的這次落榜而變得渺茫起來,他暗自埋怨自己不爭氣——他整整差了7分沒夠上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一想到父親,他的心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