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金三角(2 / 2)

蘇毅一直覺得奇怪,既然金三角是最大的毒販所在地,為何各國政府不鏟除這個毒瘤?

然而,劉誌國的話解釋了這個疑團。

金三角之所以成為毒販堂,原因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時代,鷹國看上了緬甸的這塊地區,適合種植鴉片,然後發動了三次鷹緬戰爭,獲得勝利。然後又盯上了清政府,發動了著名的鴉片戰爭。

而高盧公雞國眼饞鷹國的鴉片貿易巨額利潤,也加入進來。

二戰結束之後,高盧公雞國被迫從金三角撤出,而米國接盤。

解放戰爭之後,滇省全境解放,刮民黨李彌兵團退逃金三角地區。由於上世紀50-60年代緬甸地區叛軍活動頻繁,民族林立,局麵混亂不堪,後在指揮官段希文的指揮下,走投無路的殘兵開始了以毒養兵的道路。

而其中誕生了坤沙、羅星汗、糯康(糯康是湄公河慘案的元凶)等金三角風雲人物。甚至在坤沙的企圖成立撣邦獨立王國的外交攻勢下,米國卡特政府還派出由前議員組成的團隊前往金三角和坤沙打交道。

當然,當地複雜的民族問題也讓金三角深陷毒窩而無法自拔。

僅緬北地區,就有撣邦、克欽邦、佤邦等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邦,這些邦的民族武裝擁兵自重,行政管理完全獨立,政府根本無法取得這些地方的控製權,成為金三角政治問題最為混亂的地帶。

即便緬甸政府派出政府軍去清剿,然而複雜的金三角地理環境讓政府軍根本無能為力,從而使得金三角地區成為法外之地。

通常,法外之地不僅秩序混亂,勢力錯綜複雜,而且伴隨著大量的黃賭毒,這些不法之徒進行著人口販賣,情色交易,以及賭博事業,從而成為惡性事件的滋生之地。

而今,某報社的記者劉方萍和攝影師吳單就被不法之徒控製,是否遭受了人身侵害還不得而知,不過顯然,她們的處境並不會太好。

這也是劉誌國接到的任務之一,將陷入金三角的記者們解救回來。

會後,劉誌國向蘇毅介紹了陳岩的一些事情,著重指出陳岩原來也是在金三角某個販毒集團的底下做事,然而毒品摧毀了陳岩一家,陳岩最終痛定思痛,奮起反抗,可惜人單力薄,反而陷入危險之中,在劉誌國的幫助下,最終脫險,成為最堅決的反毒戰士。

這次來找陳岩,不僅是因為陳岩對毒販的情況畢竟了解,更重要的是,陳岩對地形比較熟,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

而且,由於陳岩吃足了毒品的虧,所以,不虞擔心會被陳岩出賣。這在人生地不熟地金三角,無疑是最大的一個利好。

當然,劉誌國即使再相信陳岩不會出賣自己,但該做的防範和準備都一件不拉的在暗中準備著,這是身為秘密戰線人員的本能,無論如何,都不會因為某個人或某件事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