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2 / 2)

費禕、董允一案絕不會因為這兩個人的死亡、認罪、逃亡而結束,到目前為止太常卿賴恭、衛尉卿輔匡這兩位九卿已經榮譽退休,兩個卿位空懸。

自開國時策立的三公陸續病逝後,現在這場江都風波裏,頭一次出現九卿致使,一退就兩個,一個荊州人輔匡,一個益州人賴恭。

作為半元老的北方人劉豹,會不會產生危機感?

關羽分析劉豹的心態,對目前宗正府的圓滑手段有些不滿,可也勉強能體諒宗正府的難處。

這點反噬,自己可以扛住;而宗正府卻扛不住。

幾乎不需要太多考慮,關羽右手拿起筆,在需要花錢更多的那份禮單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又換了朱筆,在另一份標準禮單上寫下一個‘可’字,隨即目光落在最後的一封標準流程的。

田睿必須要封侯,封一個縣侯,封號必須跟田氏家族有淵源。

目前田信手裏握著夏侯國、武當侯國,麥城雖不是侯國,但也差不多了;而這次北府功勳奏表裏,田信申請了十二個亭侯,六個鄉侯,以及三個縣侯。

三個縣侯分別是陸議的藍田侯,食邑兩千戶;馬岱的陳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以及田信本人推功,把功勳讓渡給次子田無忌,表封田無忌為扈侯,食邑萬戶。

如果通過這二十一個侯爵請封的奏表,那麼田氏祖地樗縣會改易為扈侯國。

而眼前這份宗正府的流程裏,則請封田睿為樗侯,這是關中名地,位於上林苑最西邊,以此做封號,很對得起皇帝婦翁的崇高身份。

想了想,關羽捉著朱筆勾掉‘樗侯’裏的樗字,在一側寫下‘槐裏’二字,槐裏侯的名聲可比樗侯更高一些,更為當代所知。

又繼續審視其他內容,關羽見再無需要修改的,就說:“劉公,我以為樗侯封號會與孝先起爭執,不妨換做槐裏侯。”

說著,他扭身在一側的架子上搜尋田信的奏表,很厚的一疊奏表,他伸手就抓了出來,翻到二十一侯爵請封一欄,推給劉豹:“此關係田氏大宗、小宗之爭,請恕某懷有私心。”

劉豹看到這頁奏表上的內容,不感意外,神色了然。

這份奏表目前還是機密,沒有拿到朝廷進行朝議,所以劉豹沒資格知曉。

目前也就尚書台、大將軍府知曉,並抄送了益州的丞相府。

關羽也沒有讓劉豹去看更多的內容,就收回奏表,略有嫌棄丟在身後的書架上。

樗侯、扈侯都是一個地方的不同稱呼,樗侯是現在的縣邑改為侯國的名字;扈侯,則意味著田氏祖居的扈穀亭吞並、代表了樗縣,是對田氏功勳的誇讚,也代表著這個爵位與田信最初的‘扈穀亭侯’存在直接繼承關係。

同時,也象征著田信對次子的喜愛。

作為外公,關羽還能怎麼選?

劉豹也沒什麼好反駁的,關羽已經簽字認可最低廉、最有可能引發輿論攻擊的那份聘禮,這是幫宗正府扛雷。

這種時候,自然沒必要恩將仇報,為一個田氏家族大宗、小宗的爭執去做無意義的爭辯。

何況,把事情擺到田睿一家麵前讓他們自己去選,他們敢跟田信爭奪大宗的地位?

既然不敢爭,自己又何必多事,徒惹事端?

59416/51959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