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2 / 2)

虞世方低聲念叨,這是大軍過七盤嶺時,田信眺望北方驪山山脈時的感慨,那個時候,灞水北岸的魏軍就落在己方視野內。

雖然距離很遙遠,可軍隊這種密密麻麻的人群,還用色彩鮮明的旗幟來標識的人群,還是很好認的。

怎麼說呢,七盤嶺周圍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在一千二百米以上;而灞水北岸魏軍紮營搶占的高地海拔也就五六百米的樣子,魏軍背依的驪山餘脈形成的山溝、山梁,周圍一大片山勢海拔高度普遍在八百米左右。

而七盤嶺與吳質的本陣直線相距三十裏……很遺憾,田信過七盤嶺時,吳質也倉促抵達灞水北岸,也在做布陣規劃。

於是,就跟大家想的那樣,魏軍當時的許多調動軌跡,就那麼直白的出現在北府視線內。

雖然看不清楚具體,可幾千人、上萬人規模的移動,黑壓壓的,還旌旗招展,想忽視都難。

沒有什麼好驚奇,這場戰爭的目的可不是殺死多少人,也不是殲滅王忠的東線軍團,而是砍掉吳質,一口吞掉吳質手裏規模約在兩三萬之間的魏騎主力。

吞掉這股騎兵力量,才能迅速掃平關隴,才能跟河北的魏軍保持真正的和睦。

如果吳質絕望,帶著騎兵主力逃跑,吳質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軍隊撤離時四分五裂,想要再這麼輕易的圍堵、聚殲……可就難了。

因此,這一戰的根本目標不是吳質的頭,更不是王忠東線軍團的烏合之眾,而是關隴魏騎主力!

虞世方盯著沙盤,已經可以預料虎牙軍渡河後,在陸議率領下在灞水西岸向下遊一路狂奔,遠距離迂回堵截吳質的退路。

鷹揚軍的任務是奪取張雄長林軍的戰車,依托戰車結陣推進,預防魏騎衝擊;灞水上遊的揚武軍雖然距離戰場較遠,可他們能乘船順流而下,可以追上虎牙軍,配合陸議封死魏軍退路。

而親軍三衛、左軍、反正的萬餘烏合之眾,目標就是正麵擊潰吳質寄托一切希望的主力魏騎。

虞世方反複推敲可能的遺漏之處,就隱約聽到遠處飄來若有若無的鼓聲、號聲。

他闊步走出數重帷幕,隔著淡薄晨霧看不見什麼,可能聽得更為真切。

探馬疾馳而來,也不下馬就在馬上扯著嗓子呼喊:“敵燒當羌易幟!鷹揚軍三座浮橋建成!”

他的呼聲引爆後嶺等待戰鬥號角的中高級軍吏,不知何處突然有人呐喊萬歲,萬歲之聲此起彼伏,一遍又一遍在後嶺本陣傳播、蕩漾。

郤纂喊累了,臉色漲紅大口喘氣,拄著紅黃綠三色長麾在田信大帳前候命。

大帳內,田信親手把鈴鐺紮在腰間,左三右四,左邊缺少鈴鐺處懸掛一口寶劍。

頭上也纏好緩衝、吸汗的厚布頭巾,田信接住陸延雙手遞來的鷹臉戰盔,也不猶豫就直接戴上。

除了鷹臉戰盔外,陸延還抱著田信的閃電尾紅藍白配色的戰盔。

灞水北岸,羅瓊登岸,一眾燒當羌酋長湊上來喜迎王師,卻擠不到前排,前排是已經登岸結陣的鷹揚左衛少將第二秀:“將軍,張雄率親騎巡視河岸,河霧朦朧,沒能遮蔽萬全,這才走漏消息。”

羅瓊步履不停,皺眉不快,當即回答:“既已暴露,擂鼓傳號,使各軍知曉我軍即將迎戰!”

“喏!”

此處鼓聲齊齊催動,上遊已經渡河的左衛少將周卓手裏就捧著地圖,遲鈍片刻,對跟在身邊的楊千萬說:“擂動魏軍示警鼓點,嚐試欺騙張雄,使其誤判。若偵得張雄調兵進攻羌營,我軍橫擊其腰。”

楊千萬反應慢一拍,周卓身邊的軍吏當即四散回歸本陣,督促作戰。

59416/52296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