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因(2 / 2)

“還有鷹揚吏士多係荊南諸蠻,輕生樂死果敢善戰,務必謹慎!”

魏軍軍吏議論紛紛,鄭渾出現在城頭上時,議論聲稍稍遏製,鄭渾觀察遠近四周,手腳發涼。

整個西線戰場處處是煙火,宛口西部防區各營壘、甬道、土樓據點,就連葉縣方向、西北魯陽也是密集狼煙直竄雲霄。

隔得遠遠,在昆陽都能看到魯陽上空漸漸擴散的濃黑煙柱。

而東線戰場,越騎校尉薛喬在澧水東岸立陣接應,閻圃三軍倒是順利渡河,撤離戰場。

這可就苦了守禦長城中段的樂綝,馬超所部兩千餘騎突弛、追逐,樂綝的戰旗早已倒下。不知死活去向,隨樂綝抱團向昆陽撤離的魏軍也被分割。

被分割後,這些魏軍已經喪失戰鬥勇氣,就連向北逃跑的勇氣也沒了,慌不擇路逃離戰場,被漢軍騎士、步卒追逐、合圍、狩獵、逼降。

鄭渾拿不定主意之際,龐林已抵達戰場,從夏侯蘭手中接替全軍指揮權,遣飛騎傳令,最新軍令送到這裏。

命令羅瓊以談判方式接掌昆陽,力求穩妥、快速。

羅瓊、孟興一同接令,對新的處置命令十分費解。

前來傳令的田信親騎臉色不是很好看:“有主公簽字,不必遲疑。”

城中最少有魏吳聯軍七八千,俘獲這批人,虎牙軍、鷹揚軍俘斬盈獲將近四倍,這軍功足以封侯。

傳令親騎一句話堵死羅瓊諸人的疑惑,遂發箭書到城頭,與守軍協商昆陽轉讓約定。

“二十裏內不追擊,換取昆陽城中物資?”

鄭渾遲疑,漢軍開出的條件太過離奇……現在己方已是甕中之鱉,漢軍堵住東門、南門,再將西北方向的滍水橋占據,昆陽城中守軍將無路可逃。

總懷疑這是一個陰謀,魏軍守在增修後的昆陽城裏,漢軍沒有兩天準備,是無法攻城的。

這兩天時間裏能發生太多的事情,曹洪衛軍、夏侯尚鎮南,曹休征南三支軍團都能在兩天時間裏救援昆陽。

即便漢軍不受幹擾攻城,以城中儲備,怎麼也能守夠半個月。

昆陽城裏還有三千吳軍,哪怕改編為大魏虎牙軍,依舊是吳軍。

還有吳國太子孫登,隻要孫登在這裏,駐屯在汝水彙入淮河交界處的吳國都督潘濬絕不會作壁上觀。

緊抓著孫登,潘濬手裏的吳國新軍也能視作己方援軍……再不濟,潘濬這支吳軍主力兵團出現在側翼汝南戰場後,最少也能牽製萬餘人漢軍。

孫登實在是太過重要,也十分棘手,如果落到漢軍手裏,極有可能被冊封為大漢吳侯,去瓦解吳國。

所以孫登不能出問題,更不能死在昆陽城裏,否則到時候無法解釋。

鄭渾左右思索,對左右慌慌不定的軍吏解釋各方麵得失。

也虧張遼做的好事,鄭渾成功說服絕大多數軍吏。

如果有選擇,沒人願意當俘虜,影響自己前途事小,後方的家屬會遭受許多折磨。

經鄭渾勸解,城中軍吏決定拒絕漢軍提議,就怕賣城撤離時出意外,萬一漢軍毀約追擊,那城中守軍十個人裏逃不了一個。

可漢軍會毀約麼?

應該會,張遼做的那些事情,以及前期各種針對性的布置,作為侍禦史監軍,鄭渾也是看在眼裏的。

如果張遼得手,那麼漢軍絕對會報複魏軍。

隻是拒絕不久,大漢衛公、車騎將軍兩麵戰旗出現在昆陽西城守軍的視線裏。

約申時天色將暮,張飛抵達昆陽戰場,漢軍指揮權自然轉移到張飛手裏。

此刻關羽進襲魯陽城未能得手,率軍向葉縣撤離,途徑澧水木橋,觀察四周的藏兵洞,和戰鬥痕跡。

他麵容青紅不定,為難之情浮在臉上。

https://8./book/59416/488051173.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