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2 / 2)

田氏宗族裏,也就親愛小妹,和朝夕相處的田紀而已,連伯父、祖父都不想去走動,更別說闊別四年的二表兄。

龐林微微頷首,低聲告誡:“萬不可授人話柄。曹丕立夏公國,意在離間而已。北伐在即,唯有各軍精誠團結萬眾一心,才可橫掃賊軍,光複中原。”

“是,我也時時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

現在可不敢一口一個‘士衡兄’稱呼人家,田信說著做笑:“開春以來,就沒見過外人。”

龐林這才鬆一口氣,現在通敵嫌疑是個要命的事情,北伐在即,又是傾巢出動……一旦通敵,賣的可能就是天下。

利令智昏,這種關鍵時刻,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安撫統兵大將,已成為劉備、曹丕當下的棘手問題。

入夏以來,駐屯宛口的張遼已經被曹丕連續增賞到食邑六千戶,隻要守住中原,挫敗漢軍北伐攻勢,曹丕能輕易給張遼一個萬戶侯。

劉備這裏也一樣,吃了糜芳的虧,現在哪裏還敢大意?

不隻是田信這裏,稍後劉備還會走訪馬超左軍,馬超通敵的可能性是零,可戰前慰問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算起來馬超也是有一點心結的,馬氏家族源於馬服君趙奢,趙奢又是鐵板釘釘的贏姓趙氏後裔。

大漢有三恪,但三恪又能引申出二王三恪,二王不是王爵,而是指兩個前朝王族的後裔。

這段時間馬超來信與田信討論東周西周,讓田信哭笑不得。

簡直有些不忍直視,看著馬超在信裏牽引典故,要將姬周八百年硬分成宗周、姬周兩朝,要進行學術辯論。

馬超心思是很直接的,三恪有些不妥,應該湊個二王三恪。

三恪,自然是夏商周,這個周是西周;西周滅亡王族東遷後建立東周,以及一統天下的秦國,理應算是大漢的前朝二國。

簡而言之,馬超想給家族撈一個奉祀贏秦宗廟的世襲金飯碗。

這個問題非常難,不是劉備給不給的事情,而是沒法給。

如果認同馬超的這個說法,那麼參照馬超的理論,前漢、後漢才是季漢真正需要冊立的二王之後,根本沒有東周、贏秦的事情。

這是個自相矛盾的提議,除非擴充二王三恪,給馬超另找一個金飯碗。

劉備則要親自去安撫馬超,把這個事情說明白,馬超真的不管不顧執意要一個金飯碗,那就想辦法在開戰前兌現。

透支的是馬超今後的兵權,馬超想要,自然會給;就怕馬超想要,卻不說出來。

隻要馬超肯說出他想要什麼,那就不算什麼大事,屬於可以商量的。

這種關鍵的時刻裏,也不能說馬超擁兵要挾,這可以用王翦典故來理解這件事情。

可以理解為馬超想以此表達誌向,沒有興趣裂土割據,隻想在季漢內做富貴公侯。

所以真正為難的隻有一點,如何才能找一個‘與國休戚與共’的公侯爵位賜給馬超,這個爵位要有理論支持,不會被今後朝政動蕩傾覆。

就如夏商周三恪,今後事情鬧得再大,也要保證關張田三族有子嗣繼承。

不能荒廢、另立其他家族來頂替。

馬超想要的,也無非‘世襲罔替’四字而已。

https://8./book/59416/490474632.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