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遺憾(2 / 2)

也辛苦了關姬,在侍女為她打扮後,端坐堂上與田信一起處理楊儀發來的公文。

她是坐不住的人,長屋外麵遠近的玩鬧、起哄聲音深深吸引著她,既想跑出去玩耍,又怕失了禮儀,何況她出去了也跑不動。

“今年昭陽邑軍田能有一千八百頃,大半是灌溉便利的水田。夫人猜一猜,明年秋季時能收多少麥?”

關姬聽了頭一歪,拿起一把算籌:“我算算。”

田信則提筆書寫批示:“南陽所在鎮戍軍屯,皆令秋播麥,春種栗,稻隨其土宜。水陸兼用,要使地無遺利,兵無餘力。待收獲時,能公私俱濟。”

關姬側頭觀察:“夫君還真應該做個麥侯。”

田信看一眼她擺在麵前散亂的算籌,隻是笑笑,拿起另一卷竹簡閱讀,這是楊儀、龐林預估的明年產量預估。

隻是掃一眼,大約麥、栗、稻合計能有八十五萬至九十五萬石之間;另有許多豆類不算軍糧,屬於副糧,能有十萬石左右。

征北軍一月軍糧消耗在五萬石,一年消耗在六十萬石。

如果單純駐守,實際消耗應該在四十五萬石左右,這十五萬口糧缺額從其他采集的食物中得到補給。

終於能自給自足,等到後年水利設施越齊備,工具越充足,對地力、水利利用更科學、更高效,就目前的一千五百頃地產糧能達到最少一百五十萬石。

不因別的,就因為這裏是灌溉水田。

而荊南、江東的土漢士民往往一年隻種植一茬稻田,就能滿足正常的消耗,讓差點餓死的田信十分想不通。

哪怕過去幾年缺糧缺的要死,荊南官吏依舊沒有推廣麥,受限於水稻品種,也沒有人推廣、試驗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技術。

似乎這些官吏隻是為了治民、征兵、征稅,或者跟境內豪強喝茶。

不僅長江流域,徐淮地區也缺糧缺的要命,依舊單純種植水稻或栗,農業技術發展緩慢。

除非水稻遭災減產,才會急急忙忙種一茬麥子以保證冬季有飯吃。

麥子有什麼不好?

雖說磨麵技術比較落後,麥餅跟法棍一樣堅固,可這真的很充饑。

寧吃栗稻一捧,不吃粗麥一鬥。

想不明白為什麼遲遲沒有推廣小麥,那隻好自己來了。

瞥一眼抓算籌計算的關姬,田信提筆在竹簡上批寫兩個字‘已知’,一把合攏竹簡紮捆,放在一邊的木盤裏,免得被關姬看到。

昭陽邑,夏侯平領著百餘騎士卻撲了個空。

不僅沒抓住劉升,也沒抓住耿頜。

博望,劉升、耿頜在十餘騎從簇擁下北歸,劉升不時回頭,那裏是張苞禁閉的營壘。

臨走,張苞拒絕見他,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再逗留挑戰張苞的耐心,張苞說不好會抓了他們送往襄陽請罪。

耿頜也不時回頭,惆悵不已:“公子,難道要為曹氏效力?”

“先看局勢,我也希望父親能北伐成功。”

劉升麵目與劉備酷似,笑容明淨:“身在曹氏,封侯尚且艱難,我豈會傾心於曹氏?”

https://8./book/59416/492145540.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