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2 / 2)

水淹七軍一戰繳獲兩萬套鐵甲,這幾乎是無法再複製的重大戰果。

建立自己的兵器、農具生產基地,已迫在眉睫。

什麼都等後方調運、補充,那將什麼都幹不成。

隻要有穩定的鋼鐵產出,三五年內足以將農具改進到明清水準。

徐祚江陵之行似乎也受到了刺激,略作考慮問:“君侯,欲發多少軍士冶鐵?”

“此事承貞兄可以與羅伯雄商議,我軍量力而行,但越多越好。冶鐵之地最好選在丹水沿岸,這樣也利於糧秣、木炭、鐵器、礦石進出運轉。”

稍稍停頓,田信又說:“我會請托孟府君,使其教授漢興郡山民木炭燒製技藝,我軍以布帛、鐵器與之交易木炭。”

劉備一日不任命新的漢興郡守,那孟達始終就是合法的漢興郡守。

徐祚有船,完全可以將麥城、昭陽邑、丹水冶鐵基地、漢興郡木炭連接起來,不是丹水周圍沒有木頭,而是缺乏人力。

也隻有密切的貿易,才能維係這些地方的互動。

安排好徐祚,田信又去找孟達,果然孟達有些為難。

宛口會戰時他想堵死牛金、王雙三千騎生路,好一起吃了這批騎軍,結果搭上外甥鄧賢的命,還連累申耽戰死。

為了換回申耽、鄧賢的首級,田信交出了常雕首級,還有將軍諸葛虔。

現在若返回漢興郡繼續施展郡守的權柄,那如何麵對申儀?

田信安撫說:“《蜀科》製定以來鹽鐵專營,可木炭不在限製中,也不需要孟府君返回漢興郡。可發令文於上庸、西城、房陵三縣,使豪強聚集山民伐木燒製木炭,我軍沿漢水北上與之交易。斧頭、鍋具、刀具、農具皆可交易,其以人力換鐵器、絲帛,無礙國家法度。”

孟達眨眨眼,反問:“那郡縣官營匠坊,豈不是無從交易?”

司金中郎將張裔管的不僅僅是鑄造直百五銖,還管各地鐵器交易、征稅;另有司鹽校尉王連,管理鹽運鹽稅,正研究天然氣燒製井鹽的相關技術。

“這簡單,我以鐵器與漢興郡山民交易木炭,按照稅率上繳木炭或鐵器即可。上繳木炭,郡府再以木炭與我軍換鐵器,若是以鐵器做稅,上繳郡府,郡府再撥發百姓助益農事即可。”

田信口吻淡漠,又不是不交稅。

征北軍三四萬人握在手裏,別說張裔一個司金中郎將,就是諸葛亮親至,自己也有話說。

沒有逃稅漏稅,又是戰時權宜之計,能利軍利民,有什麼不可?

難道非要用直百五銖過一圈,讓漢興郡百姓把木炭換成直百五銖,再用直百五銖從自己這裏,或從官坊裏買鐵器?

你有你的《蜀科》,我有我的征北軍暫行辦法。

孟達會在意漢興郡的稅收問題?不在意,在意的是稅收引發的問責機製。

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不回漢興郡,配合田信發一道公文就行了,責任落在田信肩上,征北軍、漢興郡豪強、百姓都會受益。

而破壞的就是《蜀科》的權威,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

諸葛亮、劉備知道,也隻能默許。

軍隊人力有限,備戰、打仗之餘,又要軍屯還要冶鐵,順便做點生意節省人力罷了。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9416/493983958.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