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首前塵(1 / 2)

是日立秋,夢筆生花山上仍是一派樹木蔭翳、山嵐靄靄的夏綠清幽景致,但紅黃之色已然疏落相間其中,初現秋的斑斕景象。

夢筆生花山乃是東方殊玄仙洲上的名門大派自在萬象門山門所在之地,今適逢六十年一度的開山門收徒大典之日。

一下來,盡管不免喧鬧熙攘之聲,好在一切程序總算是按部就班井然有序的完成了,山腳下又恢複了一貫的清雅幽靜。

這是華瀾庭進入自在萬象門的第一晚上,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階夜色涼如水,自古逢秋悲寂寥,菊花黃,日猶長,轉換了一個世界的衝擊對於任何人來都是難以承受和很快消解的,華瀾庭心裏開始懷念之前的日子了。

他出生在日月王朝滇西州雲龍府的一個山村裏。

滇西州地處偏遠,周圍群山環繞,交通不便,但雲龍府由於自古出產井鹽,卻是成為馬幫商賈雲集之地,朝廷還特別設立了鹽課提舉司來管理。

華瀾庭生活的村子名為老虎坡,是個白族群落,距離府城還有很長且難行的一段山路,所以相對離世獨立。

村子不大,依山勢而建,曆史十分久遠,村內建築構思奇特,不但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井”等多種布局,而且工藝精美風格多樣,因此他對營造一途並不算陌生。

附近一帶雖然人煙稀少,但文風鼎盛,加之信奉儒釋道三教一體,人文風貌十分燦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勢特殊,有一河流彎曲流經村內,然形成了類似道教太極陰陽魚的形狀,在對麵山上遠觀十分明顯,當地人稱之為“太極鎖水”。

華瀾庭的父母是漢人,祖上從江南躲避戰亂遷徙而來。在他七歲那年,父母相繼染病辭世,留下他一人被鄰裏幾戶人家照料長大。

當地民風淳樸,他自幼又十分懂事,年紀已經知道幫助大人鑿井製鹽報答養育,雖然那幾戶人家無力供他上學,但並沒有因為無人管束而變的遊手好閑。

人生的第一次轉機發生在他九歲之時,那年一個老者孤身一人帶著一車書籍來到村裏,是辭官告老來此隱居。村裏尚文風氣甚濃,見老人學識深厚就留他在此開了一間的私塾教授村中一些孩童讀書為生,地點就選在了華瀾庭的祖居,而華瀾庭也被老人收做書童,兩人自此相依為命。

老人姓戴,甚是喜歡華瀾庭的年少懂事,兩人相處感情日益濃厚。華瀾庭很是聰慧好學,而老人學問廣博,所知極多,白日裏華瀾庭和其他孩子一起聽課,晚上老人經常單獨給他講述很多雜學異聞。

從十歲那年開始,老人每年都會在冬夏農閑時間帶他外出遊曆,走遍了不少名山大川和州城府縣。幾年下來,少年華瀾庭通曉了更多的人情世故,也見多了世間社會的千姿百態,性格和為人也越發堅忍穩重,表現的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

本來華瀾庭以為日子可以這樣平淡安然卻有滋有味的過下去,誰知十三歲那年卻發生了變故,華瀾庭現在還很清楚地記得那的細節。

那日裏華瀾庭已經睡下,卻被院子裏的響動驚醒,起身查看時發現他平日裏稱呼為老師的老人沒有在他自己的屋內,村子平素裏治安很好,生人少至,他在遍尋周邊仍不見人影之後還是在驚疑中回到房內等候,沒有再睡著。

近拂曉時分,聽得院子裏門響,出門看時,卻見老人腳步踉蹌的進來,胸前衣襟染滿鮮血。

他大吃一驚之下就要驚叫出聲,卻被老人一把拖進屋內叫他禁聲。隻見老人先是從一個櫃子裏取出一丸藥就水吞下,然後換了一身幹淨衣衫在床上打坐了半個時辰,臉色才由白轉紅,隨後開口講出了一番讓華瀾庭心驚不已的往事。

原來老人本名戴安藍,是日月王朝負責觀察象、製定曆法、演算吉凶的欽監觀星殿的一名普通官員。

戴安藍本在欽監裏並不引人注目,但有一段時間他的演算突然變得十分靈驗,事先推斷出了幾件於朝廷有利的事件的發生,得以升遷為副監正,卻不料引起了欽監監正的猜忌,開始從各方麵打壓戴安藍,生怕他取而代之。

監正為人陰狠並在朝內有很大的後台背景,戴安藍擔心引來殺身之禍,被逼無奈之下決定辭官避禍,選擇了偏處一隅的雲龍府安身。

戴安藍本以為就此事了,他一生未娶,原想在這裏教書直到終老。而且他為人謹慎,落腳後一直未出遠門,直到一年後覺得無人查詢他的來曆才開始帶著華瀾庭外出遊曆,並且決定到臨老前再將一生所學傳給華瀾庭,以免引人注目,不想還是被人尋到此處。

當晚是朝內內務府三名高手將他引到村外,逼問他機演算突然精進的秘密。

交談之下,他才知道監正後來並沒有放下對他行蹤的查找,但屢尋不獲後也就淡了,卻沒想到此次監正的後台內務府派人到雲龍府辦其他的事情,無巧不巧的這三人正好是當時受托追蹤他蹤跡的人,並且還是在不經意間得知了他的所在和形貌,懷疑之下趕到村裏探察方才確認,換了別的人其實並不會暴露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