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馬超起兵為父報仇後,鍾繇便和關羽領兵至潼關,打算依靠潼關的艱險,固守待援。曹操領著五千人馬和五千虎豹騎進入潼關後,趕上劉雄鳴率著殘部前來投靠。
“馬超屯兵在一百裏外的長安渭水一帶,有十萬人馬其中一半是西涼騎兵。這十萬人馬中也有韓遂麾下程銀、馬玩所部有三萬人馬。而韓遂本人則是屯兵在右扶風三輔一帶。”鍾繇為曹操介紹著眼前的戰況。
曹操聽了點點頭,嗤笑道:“馬超小兒,有勇無謀而已,不足為懼。”曹操轉過頭就看到站在一旁的關羽,見關羽身穿的袍服有點舊了,便喚人拿來一副新的鎧甲,讓關羽換上,關羽本欲推辭,但曹操不許,關羽隻得收下。
曹操這才滿意道:“聽說那馬超勇冠西涼,孤還需雲長擒殺此人。”
曹操身後的許褚則是高聲叫道:“主公,莫要忘了俺,那馬超小兒趕來,就讓他試試俺手中的大刀鋒不鋒利。”
曹操撫須大笑道:“哈哈,有仲康在,晾那馬超小兒也不敢猖狂。”笑畢,曹操問荀攸道:“公達,你以為如何破那馬超?”
此次征討馬超,跟隨而來的謀士唯有荀攸,程昱留在兗州,荀彧坐鎮許都,而郭嘉由於身體病重,被留在徐州安心養病,派去保護郭嘉的許褚也隻好回到了許都。
荀攸說道:“吾有二計,一計主公可實行暗渡成倉,明裏與馬超周旋,暗地裏北渡渭水,繞道西涼軍背後,然後前後夾擊,必可大破馬超;二計,離間韓遂、馬超,使二人不合,再各個擊破,如此西涼軍可破。”
“如何離間?”鍾繇好奇問道。
“主公與韓遂有舊,可作書與韓遂,期間塗抹書信,然後再散步消息,讓馬超知曉,馬超生疑,如此二人必有嫌隙。”荀攸款款而談道。
鍾繇搖搖頭道:“公達,一封書信而已,還不至於讓二人生出嫌隙。”
荀攸笑道:“這有何難?主公與馬超所部大戰之時,隻需重創馬超以及依附馬超的楊秋、梁興、張橫所部,而放過韓遂所部。”
曹操笑道:“公達此計甚妙,隻是可惜。”
眾人不明所以,唯有荀攸心中明白,笑而不語。
鍾繇似乎明白過來道:“主公說的可惜,是指馬超實力弱,韓遂實力強?”
荀攸接話道:“馬騰原本還活著的時候,得西涼羌族各部依附,實力強過韓遂,韓遂才會和馬騰結為義兄弟。可馬騰一死,反而讓韓遂實力大增,如此一來,再重創馬超所部,必然會讓韓遂有了機會吞並馬超所部。對付馬超和韓遂可比對付一個韓遂要容易得多。”
曹操道:“雖然如此,但眼下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擊破馬超和韓遂。”
“主公說的是。”荀攸道。
鍾繇歎道:“公達此計,可謂是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荀攸搖搖頭,目視曹操道:“主公還是盡早下令吧。”曹操會意下令道:“徐晃,曹洪,孤命你二人各領三千兵馬搜集渡河船隻,大軍暗地渡河,繞向西涼軍後部。”
“諾!”
二人拱手領命。
幾日後,馬超和韓遂各領兵馬到達潼關三十裏外,紮下營寨,連綿數裏。曹操帶著眾將,站在潼關上看,不由得歎道:“人言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
馬超領著一萬人馬,與韓遂一同到達潼關下。二人見潼關天險,韓遂不由得皺眉道:“有此雄關,曹軍若是有一萬人馬,足矣抵擋我軍三月。”
馬超道:“無妨,且讓我去會會曹軍,搓搓敵軍銳氣。”
韓遂點頭道:“賢侄小心。”
馬超與龐德、馬岱策馬來到關下,遙指城頭道:“西涼馬超在此,曹賊,汝殺吾父,速速滾下關來受死。”
城上許褚聞言大怒道:“呔,西涼小兒,休要再次撒野。哪裏來的滾回哪裏去。”
“你是何方鼠輩?也配與小爺說話?曹操,汝殺吾父,小爺定要踏平許都,取汝項上狗頭,為吾父報仇。”馬超策馬在關下,槍指曹操大罵道。
曹操高聲回道:“馬超,汝父勾結朝中佞臣,欲圖謀不軌,被天子所殺,孤念你年幼無知,口出妄言,不予怪罪,還不速速撤兵回西涼。”
馬超咬牙切齒大罵道:“曹賊,小爺與你不死不休。”說完策馬回身舉起手中長槍。一萬西涼騎兵從懷中取出白色布帶,綁於頭上,而後隨著馬超齊聲大喝道:“誓殺曹賊,誓殺曹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