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的冬天,還有一個讓劉禪高興的好事情。
嶺南大都督王平跟紅狐成婚了,劉禪沒有辦法去參加婚禮,卻也送去了珍貴的賀禮。
不過接下來讓劉禪頭痛的是已經遍布整個交州區域的五仙教該怎麼處理了。
五仙教的核心管理層,必須要掌控在朝廷的手中,這是一早就設定下來的規矩。
紅狐留下來的管理層,大多數都天網出身的,讓劉禪頭疼的是這些人裏麵就沒有適合擔任教主的,沒這個能力。
最終劉禪沒有辦法,還是讓紅狐繼續擔任五仙教,拒絕了紅狐要回去相夫教子的要求。
對此聽說王平頗為不滿,但也不管來劉禪麵前吆喝。
“殿下還記得老泉寨嗎?”
龐林已經調入了長安,如今擔任天網二把手,劉禪聽他提起這個名字,心生恍然。
這個宅子是夷陵古道上,劉禪曾經數次路過,現在還記得那個寨子裏裏那個睿智的老村長,給了劉禪對待胡人政策上的一些啟發。
“殿下早些年在那個寨子裏結識的一些人,如今都已經很有本事了。
有個叫白壽的人,不知道殿下還記得嗎?”
“記得,如今他如何了?”
“他進入了天網,後來因為在五溪等地有與蠻人接觸的經驗,被天網調到了交州,在五仙教裏任職,如今算是五仙教裏掌管兵馬的高層。”
“那也挺好的。”
“還有一對少年男女,也在那五仙教裏,曾經與殿下相熟。”
想起在老泉寨中的時日,或許是那兩個小孩。
劉禪臉色泛起笑容,問道:“他們在五仙教裏幹嘛?”
“聖子和聖女。
屬下的意思是,這兩人都可以培養,日後擔任五仙教教主。”
龐林說道。
劉禪道:“怎麼培養,你天網拿出個章程來就行。
隻有一點,保證他們的忠心就好了。”
……交州已經沒有什麼亂子出了,徹底的成為了漢人的土地。
那裏的五仙教和道教都在蓬勃發展,不過道教在交州有點力所不逮,開始向荊州蔓延了。
對於此,劉禪沒有去幹涉。
與左慈、葛玄等人的交情在這裏了。
且道教的危害很小,宣傳教義都是一副愛信不信的態度,平日裏就縮在道觀裏煉丹修仙,也不打擾別人,沒有道教更加不讓統治者警惕的教派了。
左慈這老家夥身體是真的硬朗,派了葛玄先入長安,說要明年來參加劉禪的婚禮。
現在人是道教德高望重的大佬,來長安一趟參加皇太子婚禮,排場必須得大,這老家夥其實就是來刷存在感的。
說起教派發展,南方發展的不錯,北方草原上發展的則更加好了,官方層麵推動著佛教入草原,幾乎沒有什麼壓力。
在西域的佛教正愁沒有辦法進入中原,如今被引著入了草原,巴不得,隻要入了草原,日後南下還是問題嗎?
對這個教派的警惕,劉禪還是有的。
要想進中原,那就得好好聽話的先自我閹割一番再說。
劉禪不會幹滅佛的事情,因為佛教要想在中原大肆傳教,起碼也要閹割到自己前一世那個佛教的地步。
宗教能讓草原上的族群喪失戰鬥力,這一點劉禪前世就已經知曉了,滿清是在這件事上幹的最好的。
章武四年到來,劉備的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劉禪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剛開始對於這個便宜老爹劉禪還心懷芥蒂,不太想認這個大耳朵當爹,不過將近二十年來,劉禪那點芥蒂早就消失不見,這個男人就是自己最親的人,就是自己比親爹還是親的親爹。
身體的衰弱是藥沒有辦法治療的,就算是人參這樣的大補之藥,也沒有辦法抑製住劉備身體衰老下去。
這一刻劉禪真想下令讓人去尋找長生不老藥。
三月的大婚,劉禪與張開順利的完婚,關中大慶三日,長安城更是慶祝了半月之久。
成婚之後,張開立即被劉備封為皇太子妃。
成婚那晚劉禪被關平、鄧艾、黃敘、劉封這四個人為首,夥同馬鋒、馬忠這些人灌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計劃中的破處計劃沒有完成。
第二日又是應付各種婚後之事,累的半死,劉禪恨極。
直到婚後的第三日,劉禪才終於如願的初嚐雲雨,其中滋味自是不足與人道哉。
……章武五年,公元226年。
夏四月二十四,長安建章宮,劉禪跪在劉備床榻前,劉備虛弱的睜開著眼睛,看著劉禪,依依不舍。
諸葛亮、關羽、張飛、龐統、法正……等人全都在場,所有人都垂淚,張飛更是在一旁掩麵痛哭。
甘皇後,糜貴妃還有劉備的其他幾個妃子,以及劉永劉理俱在。
劉備的手與劉禪緊緊的握著,對劉禪輕聲道:“還沒有抱到孫子,不想走啊。”
劉禪看向已經旁邊擦眼淚,已經大肚子的張開,轉過頭對劉備說道:“爹,你堅持,孫子還在等著要揪爺爺的胡須呢。”
劉備臉上露出一點點笑容,說道:“我等不了了,不行了。”
緊緊的握住了劉備的手,劉禪流著淚水道:“爹,你給孫子或者孫女娶個名吧。”
劉備的呼吸已經微弱了起來,脫口而出說道:“是兒子就叫劉璿,若是女兒便叫劉瑤,如何?”
“頂好,還是我爹會取名。”
劉禪哭著說道。
這兩個名字肯定是劉備早已經想好了的。
劉備沒有說話,氣息紊亂,張開趕忙過來幫助劉備舒展氣機,站在張開身邊已經有著小神醫之稱的米白也幫忙給劉備紮針。
片刻後,劉備稍稍好了幾分。
隻是氣息依舊虛弱,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在彌留之際了。
“阿鬥…天下,我就交給你了。”
“有你在,我死而無憾。”
劉備握住劉禪的手,漸漸失去了力量。
依舊在撐著的劉備看向站著的諸葛亮、關羽等人,用著很低的聲音說道:“老兄弟們……我就先走一步了。”
緩緩的閉上了眼睛的劉備,氣息也徹底的衰弱,直至消失。
握住劉禪的手,鬆軟無力。
劉禪緊緊的握著劉備的手,嚎啕大哭。
所有人慟哭,哭聲彌漫建章宮。
消息傳出建章宮,長安一片縞素,百姓自發為皇帝劉備戴白,消息傳出長安,關中盡白。
而後劉備駕崩的消息傳遍天下,無數的百姓向長安的方向跪拜。
無數的百姓為劉備戴白,為劉備立祠。
結束戰亂,天下一統,土地改革,減免賦稅,免除徭役,誰對百姓好,百姓是會記在心裏的,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今天所有的好日子都離不開那個在長安已經去世的皇帝劉備。
天下震動,千萬百姓為劉備吊唁戴白。
無數的人自發的集結起來祭奠劉備的去世。
長安陷入了巨大的悲痛。
悲傷之餘,國事又不能耽誤,以諸葛亮、關羽為首的文武,勸太子登帝位。
劉禪在劉備閉上眼睛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心疼,那一股悲傷完全不能自已。
文武百官披麻戴孝跪伏在自己麵前,讓自己登基,劉禪擦掉眼淚,對眾人道:“三日後登基,少府全權處理我父皇的喪事,登基之事從簡即可,不必勞民傷財。
另外,各府各官員,各司其職,不必為我父皇守靈。
國事不能耽擱,一切以處理政事為先。”
“臣等遵命。”
“三公和重號將軍都留下來。”
劉禪說道。
眾人退去,留下來諸葛亮、法正、龐統、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一幹重臣。
“我爹之前回樓桑村中跟我說過,要埋葬回樓桑村,那時候我隻當他是酒醉之言,現在想來,不是酒醉之言。
他流浪漂泊數十載,最終也隻是想要回到家鄉的那個小村子。
我知道將他埋葬去樓桑村,不符合禮製,但是這件事我一定要堅持,堅持按照他的遺言來進行。”
“朝廷裏麵有人反對,你們要擋住。
我怕我動手殺人。”
劉禪說道。
諸葛亮說道:“殿下,樓桑村並沒有準備墓葬……”“差人去準備吧,不要過於奢華,勞民傷財之事,我爹也不會願意看到的。
他生前就有遺言,葬禮從簡。”
劉禪說道。
樓桑村那個地方的不適合做墓葬,風水不對,這樣違規傳統常規來埋葬皇帝,自然是會引得無數人的反對。
劉禪不管有多少人反對,隻想遵守劉備生前的遺言。
劉備和劉禪都是不信邪的主,風水之說,顯然兩父子都是不相信的。
“我要親自送父親的棺槨去樓桑村。”
劉禪做出這個決定,便立即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他作為要登基的皇帝,這個時候扶棺樓桑村,是不合時宜的。
最終敲定了劉封帶隊,劉永、劉理跟隨,劉禪隻能在長安遙望著送葬的隊伍朝著樓桑村的方向去了。
長安立了劉備的衣冠塚。
葬禮並沒有奢華,雖然是用的帝王規格,耗費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