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獸師,顧名思義是能夠驅使獸類的人。驅獸師不是動物園的飼養員,也不是熟知自然知識的生物老師,更不是在綜藝節目裏麵的冒險家,他們所麵對的獸類與你我想象當中的有所不同,是曾經出現在傳神話當中的奇靈異獸。。
從地初開以來,四方靈氣聚而為形,化作無窮奇珍異獸。但異獸善惡有別,善者與人為善,常常護佑一方,享盡人間信仰,凡人皆以其為神。然惡獸桀驁不馴,凶險異常,生性詭癖,常常禍害鄉裏,亦或者橫行山林。這時候,就需要驅獸師登場了。
《史記·五帝本紀》中開篇第一段中: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其中“教熊羆貔貅貙虎”這一句,應該是曆史上對驅獸師的一種變相的記載了吧。
春秋時典籍《左傳·文公十八年》之中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可見從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馴服那些惡獸,用來抵禦四方的來犯之敵。
相傳軒轅黃帝設驅獸司,命大臣摶獄以教化下惡獸,歸順大德。後來軒轅黃帝乘龍登,龍去鼎湖,其子少昊賜封摶獄為驅獸氏,專司下惡獸教化,以保萬民平安。然驅獸氏子孫多薄命,到少昊曾孫堯帝之時,僅剩一人,後也不知所蹤。但是驅獸之法,在下廣為流傳。
後來殷商開國君主商湯,廣尋下驅獸能人,助其滅掉夏桀,最終成為子。商湯因驅獸能人有功,設驅獸將軍,顯赫一時。但是到了商王帝乙時期,驅獸將軍漸漸沒落,不得重用,諸侯也因驅獸將軍式微,放肆作亂。後商王朝被周朝所替代,驅獸將軍也便消失,最終流於民間,喚作驅獸師,多為方士異人,行走江湖而已。
後世驅獸師,多遊走於下,行於險林,尋找禍亂人間的惡獸。倘若能夠馴服惡獸,則命其鎮守一方水土,懲惡揚善。倘若不能,則殺之以絕後患。然而惡獸多桀驁不馴,生性詭異,怎麼能被隨便馴服。所以對於驅獸師來,能夠馴服的惡獸少之又少,而被捕殺的惡獸則十有八九。
但是下所有生靈,即便是凶險無比的奇怪惡獸,也都是地靈氣而來。正所謂上有好生之德,大量惡獸被捕殺,也有悖於理,驅獸師們也於心不忍。漸漸惡獸稀少,驅獸師一行也日漸式微,多數驅獸師也轉行做了其他事情,剩下的驅獸師更是少之又少。。
最後所剩下的驅獸師們開始變得行事隱秘,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時過境遷,人們也忘記了他們,不再知道這些驅獸師們的存在。但是倘若世間有惡獸作亂,驅獸師們便挺身而出,製服惡獸,也算是行俠仗義,拯救蒼生。
而我與驅獸師的故事,則要從我祖父起,大約也有半個世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