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流沙醒來的時候,頭還隱隱地疼著。他使勁皺了皺眉,睜眼看了一眼周圍的環境,嗯,昏昏沉沉的,什麼也看不清。
頭太疼了,百裏流沙幹脆頭一歪,又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睛。
失去意識前,他腦海中隱隱閃過一個想法:
這枕頭有點硌得腦袋疼。
再次醒來的時候,百裏流沙的腦袋已經感覺好多了,頭腦清明了些許,也就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
首先,他睡在一張極為老式的床上,床四周還用帷幔遮了起來,這帷幔,是帷幔,其實看得出來,做工很粗糙,粗糙到他借住的深山老伯家裏,也不會用這種低級手工品。
嗯,這麼來,這不是那個老伯的家裏。
於是百裏流沙又想起來了自己昏迷之前,好像被人從背後打了一悶棍子。
難道是被人打暈了之後,帶到了這裏?
呀,可是為什麼會有人要將自己打暈呢?
難道是盜墓賊?
百裏流沙是一名考古專業的學生,這個暑假,他本來準備留校的,可是在學校待了沒幾之後,有一次,百裏流沙在圖書館翻閱古籍的時候,突然從一些古籍的隻言片語中,推斷出了秦朝宦官趙高的墓葬所在。
來也巧了,那個墓葬之地,離百裏流沙的家鄉並不遠。眾人之所以沒發現,是因為那古籍的隻言片語中,提到一個地名,但是因為幾千年來,語言文字的發展與變化,很多人都沒有認出來那是一個地名,隻以為那是一個動詞,所以沒有過分關注。
而百裏流沙,因為家鄉離那個地方不遠,時候跟爺爺奶奶出門的時候,他聽老人家就是管那個地方叫古地名。
一想到那個地方可能埋有趙高,百裏流沙的一顆心立馬就飛到了千裏之外,怎麼也不想在學校待下去了。
於是第二,百裏流沙便訂了一張回家的火車票。
一之後,火車到站,百裏流沙又換乘了好幾輛車,兜兜轉轉,終於來到了記憶中的那個村莊。
村莊後麵便是大山,滿山都是蓊蓊鬱鬱的樹,看著極為養眼。到如今,這樣的大山已經很少見了。
百裏流沙在村莊裏找了一戶人家住下之後,便開始每上山,去尋找看看有沒有未被發掘的古墓痕跡。
這座山雖然大,但是百裏流沙也不需要一寸地一寸地地找。
古人墓葬是有規矩的,不同身份的人,墓葬的規格也不相同。
而趙高,因為害慘了秦國,被子嬰殺死之後,估計也不會有人給他找一個什麼風水寶地。所以百裏流沙隻要觀察一下這大山的布局,再稍稍推斷一下,這個墓葬還是有可能找到的。
當然了,雖然容易,但那也隻是操作步驟容易。真要找起來,還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
百裏流沙在山裏一找就是半個月。
半個月之後,有一次,百裏流沙上山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山上居然也有人住。
山上住著的是一個老伯,年紀有些大,據是個守山人。
守山人代代相傳,他們世世代代住在這座山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