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朝四百七十三年。
興許是趙王朝三百四十二年,也可能是秦王朝六百一十一年,下格局如此而已,趙、楚、秦三大王朝鼎立,紀年早已混亂。
楚王朝的百姓過著自己的日子,趙王朝的百姓數著楚王朝的百姓過日子,秦王朝的百姓看著另外兩個王朝的百姓過日子。這日子是越來越紅火了,三大王朝終於偃旗息鼓達成了和解,邊疆也穩定了下來,逐漸繁榮,但繁榮背後付出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
“話當年,趙王朝隻不過是偏隅之地無相國境內的一處鎮守邊疆的封地,沒想到時來運轉,如今的趙王朝的皇室家族中出現了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縱奇才。此人年紀不僅聰慧過人,自幼便熟讀四書五經,而且十七歲實力便達到了境地步,然後帶領家族橫掃無相國,最後甚至對當時的王朝霸主大齊發起了挑戰,短短數年的功夫就喧賓奪主,不僅推翻了無相國,還差點全部占領了大齊,實力不容覷。不過就在他們趙王朝與大齊打的火熱的時候,楚王朝卻在南方插上了一腳,也就形成了如今與趙王朝平分大齊的局麵。”
“趙王朝的人不甘心,他們認為是自己削減了大齊的實力,造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麵,要不然怎麼會讓楚王朝分走大齊唾手可得的一半的土地呢。不過話又回來了,王朝的更新換代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楚王朝不去爭,自然會有下一個楚王朝,多無益,戰場上見真章。”
“打,那就打唄。”
“戰火一觸即發,趙王朝與大齊雙方勢力打的兩敗俱傷這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楚王朝能夠從中拿走大齊將近一半的土地無可厚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楚王朝的底氣也在這裏,但總體而言,楚王朝的軍隊確實稍遜色於趙王朝。”
“兩大王朝僵持不下,雙方的戰爭持續了有五年之久,趙王朝與楚王朝的軍隊你來我往,今你攻下我邊疆幾座城池,後我又奪回自己邊疆的幾座城池,雙方土地接壤的地方戰火紛亂,百姓流離失所,紛紛逃往別處,後來逐漸荒涼,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了魔鬼城。魔鬼城今我們暫且不提,下回見分曉。”
“就單論趙王朝與楚王朝之間的恩怨,後麵這一段才令人悲歎。”
“趙王朝的軍隊久攻不下,但是原本就處於劣勢的楚王朝就更加被動了,楚王朝的軍隊呈現出一種不想繼續打戰的疲態,而就在楚王朝四百七十二年的四伏裏,楚王在皇宮內遭到了刺殺,刺客雖然一擊沒有得手,但是楚王已經丟掉了半條命,後麵用藥續了半年卻還是去世了。在這半年的時間內,上至楚王宮,下至楚王朝的百姓人人惶恐不安,最怕聽到趙王朝的軍隊打進來的消息。”
“嘿嘿,要這幫刺客還真不是泛泛之輩,楚王皇宮內遇刺一命嗚呼,一時間眾紛壇,朝野震動。皇宮內流傳出了多個版本,有人啊趙王朝買通了楚王的貼身侍衛,侍衛趁機出手奪取性命;也有人那是趙王朝自己培養的死侍,通過五年時間得以打入楚王宮中,但是啊這大都不可信,越越玄乎,時間一長,整個楚王朝就陷入了一種詭譎的氛圍中。趙王朝卻抓住機會,在楚王去世以及新王登基期間,舉兵攻打楚王朝,一個月之內連下五城,一直打到了元城下。”
“一個月連下五城,是也不是。彼時的楚王朝岌岌可危,趙王朝舉兵大肆入侵,所到之處楚人無不投誠,以保性命無虞。”